昆明市东川区集义街道是昆明市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近年来,街道聚焦“稳就业、保民生”核心目标,创新实施“就业细胞工程”,通过构建精准服务网络、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强化培训服务支撑,推动18584名搬迁劳动力中16981人实现稳定就业,为易地搬迁群众端稳“就业饭碗”、融入城市新生活注入强劲动能。
专场招聘会现场(2月6日摄)。
按照“人社主导、街道主责、社区主抓”工作机制,集义街道着力打造“幸福里社区+就业服务中心(站)+劳务合作社”三级服务体系,高标准建成1个街道就业服务中心,延伸设立6个社区就业服务站及易地搬迁劳务合作社,将“流动招聘会”开进社区广场;同步搭建社区党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岗位信息“指尖可查”、就业服务“线上直通”,让群众“下楼能咨询、在家收信息”,构建起“15分钟就业服务圈”。
同时,集义街道以“党建+网格”为抓手,构建“社区—小区—楼栋”三级就业服务网格,组建“就业小喇叭”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幸福敲门”行动,通过逐户走访摸排就业需求、建立动态信息台账,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将岗位送进家门。目前,集义街道培育了48名务工带头人,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6个就业帮扶车间累计吸纳413名群众就业,其中,脱贫人口及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94人。集义街道还开通了“幸福直通车”专线,每日定点输送群众至小江干热河谷特色农业产业园务工,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无缝衔接。
送岗直通车(2月6日摄)。
此外,集义街道创新“企业点单+订单培训+技能评价+上岗提升”四位一体培训模式,针对性开设叉车驾驶、无人机操作等紧缺工种培训课程,培训合格学员可直接对接企业上岗;联合昆明市东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外就业服务工作站开展常态化稳岗服务,在昆明设立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提供政策咨询、权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403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银发关爱、雏雁护航”系列行动,关爱“一老一小”,解决务工群众后顾之忧。
群众在家门口就业(2月6日摄)。
随着“就业细胞工程”深入推进,集义街道搬迁群众就业内生动力持续释放,就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达80%,“要就业、能就业、好就业”的生动局面加速形成,为易地搬迁安置区实现“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