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28 09:33:56
来源:云南日报

曲靖市罗平县:共沐文明 满城皆美

字体:

罗平太液湖公园。

  自2021年起,罗平县以“大美罗平·文明同行”为主题,秉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按照“全域、全程、全民”的方针努力建设文明城市,实现了从“景美”向“城美”“人美”的全面跨越,完成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到“建设城市文明”的深刻转变。

  “新市民”传递文明理念

  在罗平,“乐乐”和“平平”这两个名字家喻户晓,融入了罗平人的生活点滴与内心深处。

  “创文logo和创文吉祥物是罗平宣传引领和凝聚全县人民思想的两大法宝。创文吉祥物作为罗平的‘新市民’,在罗平人民的生活中可亲可感,把文明理念传递到了各个角落。”罗平县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乐平”谐音“罗平”,吉祥物设计中融入了油菜花、蜂蜜、少数民族图文、古鱼化石等元素。在创建工作中,罗平县将“乐乐”和“平平”嵌入到各类创文公益广告中,提高了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率和知晓率。

  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罗平县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把“乐乐”“平平”送进千家万户。随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罗平市民中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目前,罗平县共有8.39万名志愿者,他们清理街道垃圾、引导规范停车、为高龄老人提供爱心义剪、为留守儿童开设科普课堂等,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文明温度。

 “新能源”点亮居民生活

  漫步罗平县城,仿佛走进一座天然公园,干净、整洁、文明成为这里的日常写照。

  每天清晨,垃圾清运车从罗平县城振兴街出发,来到红场院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压缩处理后被装上大型垃圾压缩车,运往位于罗平县板桥镇工业园区巨朵片区的罗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这里,垃圾经过焚烧发电实现无害化处理,最终完成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从垃圾收集到清运再到压缩运输,最后焚烧发电,罗平已实现了“生活垃圾变身绿色能源”的闭环无害化处理。

  “我们从精细化管理着手,下足‘绣花功夫’,聚焦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垃圾分类、市民参与和长效治理等重点工作,采用‘网格化+动态徒步巡查’模式,将城区划分为33个网格,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全方位提升环境质量。”罗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介绍,城区垃圾通过“3次人工普扫+机械作业+全天候巡回保洁”的保洁机制,确保日常“日产日清”,卫生死角彻底清零,且所有清运垃圾全部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

  截至目前,罗平县生活垃圾发电厂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35.4万吨,累计发电量达1.31亿度,上网电量1.10亿度。

  “幸福里”增进民生福祉

  “欢迎到我们小区来做客。”走进罗平县审计局老住宿小区,“值班”住户卢夏芬带着幸福的笑容迎上前来。放眼望去,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标准的停车位整齐划一,住户们在石墩上下棋娱乐,构成一幅温馨和谐的幸福画卷。

  “老小区变成了我们的‘幸福里’。”卢夏芬介绍,3年前,这里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罗平县审计局先后投入30余万元,通过修路、装灯、划定标准车位、清理杂乱线路等举措,切实改善小区的硬件设施,并在小区维护和管理上积极探索,让小区实现了蜕变。如今,小区实行每户轮流值班一周的制度,值班户负责小区院子、楼道的环境卫生,“人人为我负责,我为人人负责,每个人都付出一点,我们的小区就更加文明和幸福。”卢夏芬说。

  在全县老旧小区整治工作中,罗平县排查出88个老旧小区,按照“一小区一对策”的原则进行精心改造,让老旧小区全部换新颜,变成了居民们的“幸福里”。

 “烟火气”提振城市经济

  文明城市创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罗平走出了一条“文明城市”与“人间烟火”双向奔赴之路。

  创文以来,罗平不断对城区内的综合农贸市场进行提质改造,还着力提升商户诚信经营的文明素养。“如今,6个综合农贸市场变成了6个大型超市。”在罗平县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金塘农贸综合市场,罗平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一边走一边介绍。蔬菜区、肉食区等区域干净整洁、明码标价,市场内400多个摊位亮证亮牌,真正做到了童叟无欺。

  为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发展城市经济,罗平县创新推进城管领域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对轻微违规行为实施“首违不罚”。在柔性执法中,以观音阁街为试点,在沿街门店外统一施划“一米线”,引导商户在店外“一米线”内有序规范经营。晚上8时后,为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在兴隆街、松岗街等地点设置烧烤摊位,在万达路两侧规范设置水果夜市,在城区规范设置4个便民摊点,营造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记者 博达)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