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景谷县永平镇迁毛村的花卉种植大棚,仿佛踏入了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小盼草随风摇曳,翠菊竞相绽放,向日葵向阳而生……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地处北纬23°的永平镇,平均海拔1250米,年均气温18.7℃,肥沃平坦的土地与温和湿润的气候形成天然“温室”,为花卉生长提供理想环境。近年来,永平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紧扣“生态立镇、产业富农”发展主线,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发展特色鲜花种植,推动传统农业向“美丽经济”转型。
“我种花已经有10多年了,去年种了13亩,今年扩大到了20亩。”迁毛村花农陶有全半蹲着身子,指尖熟练地修剪一支翠菊,顺手将花茎插入身旁的水桶里,“现在每亩能产鲜切花1800枝左右,主要种小盼草、天鹅绒、风铃花等热门品种。刨去种苗、肥料、人工这些成本,亩均收益3万元左右。”据统计,永平镇鲜花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年产鲜切花约1300万枝,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永平镇鲜花产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冷链物流的支持。鲜花作为具有显著非标准化特征的鲜活农产品,品相优劣直接影响定价,而冷链物流正是确保其采摘后保持最佳新鲜度和质量的关键。随着永平镇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永平鲜切花在24小时内即可抵达昆明斗南鲜花市场,让“枝头鲜花”以最高品质转化为“市场价值”。
与此同时,花卉的种植正释放出多元价值,连片的花田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每逢花期,慕名而来的游客赏花娱乐、拍照打卡、体验采摘,为永平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花经济”的欣欣向荣,恰是永平镇“生态颜值”转化成“发展产值”的最好诠释。展望未来,永平镇将锚定绿色发展目标,持续把特色农业发展作为核心引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深入挖掘花卉产业发展潜力,把绿水青山间的“美丽资源”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助力乡村振兴锦上添“花”。(邱海艳)(来源:景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