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一案例入选“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实体经济引入金融“活水”
近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中,云南省临沧市“十站式宣传助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新突破”案例入选。云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为实体经济引入了金融“活水”。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对接活动旨在“加快推动专利产业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临沧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宣讲团深入工业园区、地理标志示范区、论坛活动现场、企业、乡村、校园、市场等不同场景,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办理流程及成功案例进行宣讲解读,共服务市场主体730余户次,培训企业家、知识产权工作者、金融工作者等1800余人次。在宣传活动的推动下,临沧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种类显著增加,帮助企业用“知产”换来了“资产”。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临沧市的成功案例,是云南省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战略部署,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功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善政策保障、强化激励措施、优化供需对接,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拓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普及度和惠益面,不断扩大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规模和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的覆盖面,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服务经营主体创新发展。2024年,云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45项,贷款金额达23.46亿元,同比增长54.14%。
下一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以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为抓手,建立“政企银”长效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数据共享,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现银企对接的常态化和便捷化,确保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全力推动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喻劲猛 通讯员 王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