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熙来攘往的“街天”市场,到毗邻口岸的边境药房,近年来,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构建“市县乡”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工作体系,通过多层级联动巡查,织密药品市场安全网。
“街天”巡查严防违规药品
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勐先镇,每逢“街天”(赶集日)都汇集着大量周边村镇前来赶集的群众。蒲公英、龙胆草、黄精、重楼……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中,时常出现一些中草药材的身影,这些是药品监管部门的重点检查对象。
日前,宁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来到勐先镇,与勐先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联动,对“街天”集市和勐先集贸市场开展巡查,重点检查药材来源、品质以及摊贩经营资质问题。
工作人员在集市检查中草药材摊贩(4月16日摄)。
在宁洱县,端午节逛“药市”、买“药根”的习俗流传至今,茴香根、大黑牛根、小红蒜、红参根、牛膝、当归等药材是当地人煮汤的首选。宁洱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周晴介绍,勐先镇地处山区,中药材资源丰富,村民素有食用乌头类药材“进补”的习俗,但草乌、附子等毒性药材若使用不当,极易引发中毒。
“乡镇集市多为流动摊贩,缺乏固定场所和资质证明,导致监管难以全覆盖。”周晴表示,部分商贩还存在以次充好、真假混售、利用“药托”虚假宣传等行为。对此,每逢“街天”,普洱市、县、乡三级监管部门将联动开展巡查,并不定期联合宁洱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宁洱县卫生健康局开展检查,每年至少巡查48次,联合检查5次。
加强巡查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同步开展宣传科普工作,通过张贴海报、发布微信推文等方式,增强当地群众安全用药意识,促进草药市场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联动监管筑牢边疆防线
近日,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孟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勐马镇市场监督管理所的5名监管人员来到距离孟连口岸勐啊通道约2公里的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国门医院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了该医院药品采购票据、验收记录和温湿度监测数据等信息。
孟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强介绍,孟连县自2019年起建立起市、县(区)、乡镇(口岸相关基层单位)三级协同合作监管体系,将药品监管的触角延伸至边境医疗机构、零售药店、边民互市点等各个场所,实现了对药品从进口到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全面覆盖。张强说,三级联动让监管更高效,从而确保进入边境口岸的药品符合质量标准,减少假劣药品流入市场的风险,保障边境地区居民及出入境人员的用药安全;让基层监管能力提升,从而更敏锐地发现潜在问题,守护着边境药品市场的规范有序。
工作人员检查孟连县国门医院药房(4月17日摄)。
据了解,孟连县辖区内分布着70余家医疗机构、60余家零售药店,然而县(区)、乡镇两级药品监管人员不足15人。通过三级联动机制,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年都会组织监管人员对孟连县涉药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同时帮助基层监管人员提升能力。
张强表示,“国门医院开办至今,我们每年对其开展三级联动监管检查至少两次,主要对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的产品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监管,过程中对医院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孟连县国门医院院长罕三表示,药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在检查的同时,也在药品管理、药房分区设置、药品储存方法等方面对其作出了有效指导,让用药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