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芒坝村民小组的榕树梢上,十分温馨。500余只大紫胸鹦鹉世代栖息在这里,芒坝村也因此被称为“鹦鹉寨”。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改造后的输电铁塔(2024年9月5日摄)。朱艳华 摄
芒坝村民小组组长钱有福说:“哪里生态环境好,鸟儿就在哪里安家。我们村自然环境很好,所以鹦鹉选择到这里栖息,和我们共同生活。”为了营造安全的鸟类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南方电网云南普洱供电局也在积极行动。
“这些鸟儿也会把输电线路当作‘家’,为了‘落户’安全,我们在芒坝村改造了3公里低压线路,1.5公里高压线路,线路绝缘化率已达到100%,极大降低了鸟类触电风险。”南方电网普洱思茅供电局龙潭配电管理所(以下简称“龙潭配电管理所”)副所长段永进说。
芒坝村一隅 (资料图)。
龙潭配电管理所定期对鹦鹉活动频繁区段的电力线路、杆塔进行巡视检查,密切关注杆塔上鸟类停落情况,对配电柜、计量箱等低压设备展开全方位检查,及时对存在破损、密封性能不足的相关箱柜实施加固与封堵处理,防止鸟类进入箱内筑巢。
此外,茨竹林村芒坝村民小组连同附近的弯手寨村、大车树村均位于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除了大紫胸鹦鹉还有印度野牛等珍稀动植物。基于此,普洱思茅供电局制定改造计划,总投资560余万元,2024年将保护区内原有的老旧电杆改造为11个30米高的铁塔,提升了林木与线路安全距离,有效避免了因线路问题引发山火的可能,从源头上消除了威胁保护区生态的隐患。
大紫胸鹦鹉(资料图)。
“近两年村寨常驻观鸟的人越来越多,食宿量也增加,寨子百姓用电也安全稳定,游客体验感好,村民收入也可观。”钱有福说。
为满足“观鸟潮”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普洱思茅供电局不断改造供电设备,将“鹦鹉寨”芒坝2号公用变压器由80千伏安增容至200千伏安,设置网格经理,收集响应村民用电诉求,当好“电管家”。(完)(芶代岚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