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路径,着力办好“红色课堂”、用好“云端课堂”、抓好“实训课堂”,打造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加油站”,持续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
办好“红色课堂”
昭通市充分发挥136个流动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载体,组织流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每季度为流动党员讲授《光辉的扎西会议》系列故事党课,组织流动党员就地就近到党性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开展体验教育。
同时,昭通市依托各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31个驻外就业服务站和86个“流动党员之家”,打造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加油站”,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建立“党委统筹+支部包联+党员结对”三级责任体系和远程联学、结对帮学等制度,由流出地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学习对子”,每月至少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发送一次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学习“不掉队”。
用好“云端课堂”
昭通市积极搭建“互联网+”教育学习平台让流动党员“随身学”,每年组织流动党员参加云南省流动党员专题培训班,并组织拍摄《安家》《归巢》《流动党旗扬春城》等视频,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提供身边的“活教材”。
同时,昭通市在昆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成立14个流动党员管理工委、6个党总支、116个党支部,实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行动,精准将11323名流出党员和外地流入昭通的279名党员全部纳入学习范畴,通过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和“云岭先锋”APP建好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云档案”。
抓好“实训课堂”
昭通市坚持“流动党员想学什么,就培训什么”,整合党校、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的资源力量,以“课堂+阵地+实践”模式,依托乡镇(街道)党校开展流动党员基本培训,同时结合流动党员需求开设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每年培训150余期,线上线下结合覆盖1万余名流动党员。
此外,昭通市开展“乌蒙扶贫先锋行动”,引导流动党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00余名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引资8.4亿元,捐赠资金1.1亿元,领办创办企业、合作社1200余个,378名返乡流动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完)(钱旺 王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