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5月21日电(潘玲、秦黛玥)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情招人、待遇留人、精准用人,通过多点执业、特设岗位聘用、项目合作、专家工作站、名中医工作室、“候鸟”人才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多种形式,全面做好“引、留、用”三篇文章,以点带面推动“银龄医师”发光发热,助力医疗水平提升。
学科攻坚“补空白”
文山市的小依依今年3岁,此前在医院检查出“双眼混合性散光”,需要戴镜治疗。但是老式治疗眼镜很厚重,佩戴起来让小依依很不舒服,经常闹脾气摘掉眼镜。这样一来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父母家人在心疼孩子之余也十分烦恼。
作为“银龄医师”被引进到文山市妇幼保健院担任眼科主任的张焰,在仔细检查后发现小依依实际是“双眼复型远视散光”,这就意味着小依依有望“摆脱”眼镜,进而恢复正常视力。小依依妈妈看到新的诊断结果后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在家门口看到了希望,终于能放心了!”
张焰是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原眼科主任,退休后受聘成为文山市妇幼保健院的“银龄医师”。在他的积极协助下,文山市妇幼保健院筹建了斜视与小儿眼科、眼视光中心,组建起一支专业医疗队伍。
门诊楼一楼的眼科诊室里,摆放着角膜地形图、光学生物测量仪、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等10台先进眼科设备,这些仪器是在张焰的协助下引进的。有了这些设备,科室得以全面开展婴幼儿及青少年弱视斜视、近视治疗,患儿及家属不用再辗转求医。
此外,张焰及其团队积极引进国内眼科领先水平的脑视觉检查训练平台系统,创新验光配镜技术,一年半内完成了文山市各大中小学129933人的视力筛查,半年内完成21例婴幼儿泪道冲洗探通手术,一次性治愈率100%,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为患儿家长节省了费用和时间。
“银龄医师”张焰(中)正在给患者看病。
如今,家在昆明的张焰为了自己的“银龄”事业选择长期留在文山。他说:“对文山有很深的感情,想到文山小儿眼科比较薄弱,就想尽一份妇幼人的力量,把科室运行好。”
“张焰帮助医院从零开始组建了眼科科室,他带来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提升了我院小儿眼科治疗水平。”文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龙正奎说。
下沉基层“暖民心”
砚山县的曾先生患系统性红斑狼疮5年,饱受关节疼痛等困扰,辗转多地治疗未果后,找到多年帮扶砚山县中医医院的李雁,经过她的辨证施治后,症状显著改善。
“药方对症且经济,免去外地就医奔波。”曾先生称,李雁不仅开方精准,还坚持亲自为患者煎药。
李雁退休前是昆明市中医医院的副主任医师,她把攻克癌症、疑难杂症作为目标,白天坐诊,晚上翻阅相关古籍及名医的经验,拓宽了临床诊疗中“虚证”的辨证方法,将中医运用于皮肤科、内科、妇科及儿科等治疗。2018年,退休后的李雁被砚山县中医医院返聘,为砚山县培养了一批科室带头人及基层中医,接诊过10000余名患者。
如今,被聘为“银龄医师”的她常奔走在昆明和砚山两地之间,她说:“我对砚山的患者放不下心!”
“银龄医师”李雁(中)正在指导基层医生辨证开方。
放心不下患者、毅然下沉基层的“银龄医师”,除了李雁,还有砚山县妇幼保健院原副院长周定竹。
2025年3月,周定竹来到江那卫生院担任技术带头人,开展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化诊疗,引入宫颈病变癌前综合筛查、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技术及疑难病例分析机制等,填补了基层技术空白。她常备“便民联系卡”,为患者提供24小时咨询,带动卫生院服务升级,患者就诊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她来的一个月里,卫生院科室门诊量同比增长106.6%,患者转诊率下降25%,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
“银龄医师”周定竹(左)正在给患者分析检查结果。
“传帮带”破解“人才荒”
“这位产妇舌质紫暗,脉沉涩,这是典型的血瘀证,需结合舌脉和症状辨证”“给患者看诊,尤其是妇产科病人,不能抄处方,要结合她们的体质、情绪、生活方式等辨证施治”……“银龄医师”陈静一边认真地给患者看诊,一边耐心地指导学生。
陈静退休前是昆明市中医医院的主任医师。来到砚山县中医医院后,她带领医院妇科团队建立了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妇科门诊,通过“师带徒”培养中医妇科骨干医师2名,提升了团队辨证施治能力。
陈静带教的医生马梦玲感触颇深:“我们之前开药只会照搬成方,经陈老师指导后,现在能根据舌象、脉象调整剂量,患者治愈率明显提升。”
“科室的医生很热爱学习,我很感动,所以一退休就来了砚山。我的老师把理论传授给我,我到砚山再把知识回馈给老百姓。”陈静说。
“银龄医师”陈静(右)带教查房。
与陈静同时受聘成为砚山县中医医院“银龄医师”的,还有她的爱人郭兆刚。郭兆刚是云南中医药大学退休二级教授,曾获“云南省名中医”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砚山县中医医院成立了耳鼻喉科。他经常带着科室的医生坐诊查房,帮助他们修改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即便不在医院,郭兆刚也会通过远程问诊系统,指导科室医生诊断。看着科室慢慢发展起来,郭兆刚很开心,他说:“年轻医生成长起来了,看到他们取得进步,自己觉得所做的指导、带教工作非常有意义。”
砚山县中医医院院长谢树碧表示,“银龄医师”倾囊相授,培养了专业化的“养生、康复、食疗、养护”团队,助力医院健康医疗和养老养生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
文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冉永富介绍,截至目前,文山州共招引“银龄医师”47名。“银龄医师”的加入,破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让文山州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暖心、方便的医疗服务。同时,“银龄医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文山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专家团队,推动了医院科学管理和重点学科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