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压钞,食指助力,无名指拨动——这叫三才归元。”说话间,钞票在彭晓媛指尖翻飞出残影,作为云南红塔银行的一名普通员工,她不仅是一位拥有“点金无影手”的基层高手,更凭借5个月内开立4900余户烟农卡的业绩,位居全行烟农开卡总量前列。她的指尖,不只有速度,更有守住每一笔烟农“血汗钱”的温度。
坚守“三心”服务
曾在行内外点钞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的彭晓媛,被同事们称为“武林高手”。但她的“武功秘籍”,可不只是藏在指尖。
某日,在云南红塔银行红塔支行大堂,一位操着标准普通话口音的客户走了进来。当时正在大堂值守的彭晓媛泡了杯茶,和客户拉起了家常。闲聊中她摸清客户理财偏好后,推荐了适合的理财产品。虽然客户当下只是开了一张卡,但彭晓媛没有止步。
彭晓媛说:“客户女儿生日那天,我精准推送了一款生肖贵金属,样式可爱,夫妻俩一见倾心,当即下单。”从那一刻起,这位原本“顺路看看”的客户,陆续在红塔银行办理业务,成为“铁杆”客户。
“身居服务行业,一定要用耐心、细心、贴心为客户服务。”彭晓媛说。而这也成了她此后服务烟农的“座右铭”。
彭晓媛服务烟农(资料图)。
从点钞台到烟田边
驻点服务开启,彭晓媛带着一张可折叠的小方桌,毫不犹豫地去到距玉溪城区3小时车程的新平老厂烟站驻点。驻点期间,彭晓媛再次验证了“服务的温度,就是客户的黏度”。
驻点的38天里,彭晓媛和烟农同劳作共奋战,微信绑定、手机银行开通、密码重置……白天做业务,晚上整理数据。服务之余,她帮烟农理财、算账、讲政策,工作地点也渐渐从“点钞台”变成“烟田边”。“你讲的我都听懂了。”客户一句朴素的认可,比任何数据更打动她。
在开展烟农服务期间,彭晓媛一人完成开户4900余户。她既能坐在柜台后点钞如飞,也能带着一张桌子走进烟站服务;既能讲明政策,也能抬烟报账;既能推广业务,更能传递温度。
她常说:“技术在进步,但服务不能退步。再先进的系统,也要有能用双手补位的人。”从点钞台到烟站边,她用一双手、一颗心,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烟农在哪,我的服务就在哪。”这是彭晓媛的承诺,也是“红银服务”最真实的注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