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16 14:41:37
来源:德宏州委宣传部

美丽河湖入画来丨执“河湖长制”实干之笔 绘“幸福河湖”美丽画卷——德宏州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纪实

字体:

  近年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

  德宏州坚持把河湖长制作为完善水治理体系的根本举措,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转作风、抓落实、提效能,河湖长制从建机立制、责任到人、搭建四梁八柱的“1.0版本”,到重拳治乱、清存量遏增量、改善河湖面貌的“2.0版本”,目前已进入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打造幸福河湖的“3.0版本”。

南底河风光(资料图)。何成江 摄

  德宏州389条河流、3个人工湖、73座小二型以上水库、137条渠道、73座坝塘,共设置四级河湖长1354名,年均巡河5万余次;507名乡级河湖长、667名村级河湖长、499名农村巡河员、护河员成为守护河湖的“最前哨”。多年来,德宏州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体系向村一级延伸,打通了河湖长制的“最后一公里”。全州四级河湖长积极履职,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藏锋起笔” 勾勒幸福河湖的骨架线条

  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德宏州全面建立“三级党政、四级河湖长”工作体系。德宏州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全州河湖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德宏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河湖长制工作进行批示,全州1354名四级河湖长既挂帅又出征,深入河湖一线,破解了一批河湖“老大难”问题,巡河率及问题整改率达100%。667名村级河湖长将河湖长体系延伸到村一级,包河包段开展河道巡查,有效解决农村河湖管理主体缺位问题。

  德宏州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建立了河湖长会议、信息共享、信息报送、工作督察、考核问责与激励等制度,并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同时,德宏州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制工作责任,健全完善跨界河湖管理保护协作机制,统筹各方力量,着力提升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工作效能;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健全河湖管理监督检查体系,加强河湖长履职监督检查,对整治不力问题,提请河湖长牵头督促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精细着墨” 描摹幸福河湖的工笔纹理

  围绕河湖长制“六大任务”,德宏州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等行动,河湖生态面貌持续改善,河湖长制实现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全州出境、跨界主要断面水质100%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州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保持三类以上,全州河湖水质总体平稳。

  德宏州全面清理整治破坏水域岸线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格河流空间管控,构建人水和谐的“安澜之河”。全面完成纳入河湖长制管理河湖库管理范围划定,不断清理整治“四乱”和妨碍行洪突出问题。

德宏州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资料图)。

  紧紧抓住减少入河污染负荷这一核心,德宏州强化河湖库渠系统治理,建设鱼翔浅底的“清洁之河”;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环境治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行动。全州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城镇“一水两污”和重点河湖保护治理项目,加强水生态修复,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并同步实施湿地公园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湿等项目,截至目前全州湿地总面积17900.29公顷。

  德宏州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推进岸线管理保护和河流生态修复,打造沿河绿色生态廊道,构建有树有草的绿美河湖。实施绿美河湖三年行动以来,德宏州紧扣任务目标,精准施策,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共完成23个绿美河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5076万元,新增乔木植树量达16.73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28.3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长度218.16千米。

 “创新落纸” 厚植幸福河湖的水韵底色

  依托“河湖长制+”平台,德宏州不断总结提炼工作经验,探索以“党建+河湖长制”为核心的“1+1+N”工作模式,即以党建引领为轴心,依托“河湖长制+”平台,将河湖长制工作和党建深度融合,凝聚各方治河力量,形成全域参与、系统治理的河湖保护治理工作格局。

  为积极探索“多方治河”模式,德宏州整合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公安、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力量,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河湖“四乱”问题督察,定格问题点位,建立整治台账,不断探索“媒体+群众+志愿者”的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党建引领、河湖长挂帅、水利牵头、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河湖管理保护新局面。(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