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16 18:09:57
来源:德宏州委宣传部

美丽河湖入画来丨瑞丽市“一河两湖”:十年“臭水沟” 一朝变清流

字体:

  河湖是城市的血脉,滋养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与发展。曾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一河两湖”(团结大河、南卯湖、弄莫湖)被污染了,蚊虫滋生,成为城市的“伤疤”,群众苦不堪言。

  如今,“一河两湖”美不胜收,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整洁有序、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国际口岸城市新名片。

  从黑臭水体到城市名片的背后,是瑞丽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全民共治、全民共享的生动实践。

  黑臭水体变清流

  团结大河是横穿瑞丽市主城区的河流,连接着南卯湖、弄莫湖两个城市公园,因河道积淤、污水排放、绿植无序,成为藏污纳垢之所、蚊虫滋生之地,曾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城市黑臭水体挂牌整治对象。

弄莫湖美景(资料图)。

  面对这一难题,瑞丽市委、市政府以最快速度、最硬措施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和绿美城市建设,发起“百日攻坚战”,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团结大河城区段5公里河段划分为5个片区,组建5支攻坚队伍,分片区同步开展溯源排查整治,并立下“苦战100天实现水清河畅”的军令状。瑞丽市委每周召开一次调度会,两周召开一次现场会,调动761个党组织参与整治行动,发挥241家网格单位507个网格的精细化管理作用,举全市之力推动整治工作。

  团结大河河床较高,通常进入冬季后降水减少,为避免水位降低导致返黑返臭,瑞丽市精准研判,对28公里河段全覆盖开展清淤治理及沿线绿化提升,通过在河底铺砌毛石,彻底清除河底20多年淤泥680吨;同时实施团结河渠道应急补水工程,从瑞丽江引入活水,提升团结大河水流量,增强自净能力。

  瑞丽市水利局副局长岩吞明表示:“通过‘河湖长制+企业’的模式,我们引入瑞丽市城市综合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划定铺面收取租金反哺河湖管理,政府不用增加额外负担,实现企业有收入、河湖有保洁,解决基层缺乏管理资金、人员的问题,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

  “一河两湖”成为新名片

  在黑臭水体治理的基础上,瑞丽市进一步打造了“一河两湖”(团结大河、南卯湖、弄莫湖)生态景观带。通过科学规划和整体实施,团结大河两侧的绿化用地被改造为集休闲、运动、文化于一体的生态廊道。目前,瑞丽市已建成18个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打造了14.08公顷的开放共享空间,建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五人足球场、儿童活动区等各类运动场地,并配备了洗手台、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一河两湖”已成为瑞丽市的生态休闲景观带,市民满意度达100%。

瑞丽市水利生态园一角(资料图)。

  瑞丽市以线连片、以片带面,重点对连接南卯湖和弄莫湖长约5公里的城区中心绿带团结大河沿线进行景观打造;以5.1公里健康步道为轴线,打造完成14.08公顷开放共享的空间,设有满足老、中、青、幼各年龄段运动娱乐需求的足球、篮球、羽毛球、藤球等各类球场及老年人健身中心、儿童游乐园等设施,设有暖心驿站,提供共享雨伞、充电宝、免费热水等暖心服务。

  弄莫湖公园人鸟和谐共生是一大生态奇观,据统计,在瑞丽市已知的500余种鸟类中,有超1/4的鸟类在弄莫湖公园出现。观鸟爱好者李建国拥有7年观鸟经验,他感慨:“环境好了之后,鸟类也越来越多。以前水质差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鸟,这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观鸟爱好者许永生表示:“水里鲤鱼、鲢鳙鱼、罗非鱼、鲶鱼众多,以前水质差,死鱼多,经常闻到恶臭味,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完全改变了。”

观鸟爱好者正在拍摄(资料图)。

  瑞丽市水利局局长张迎红介绍,针对弄莫湖湖水渗透、无法蓄水的问题,瑞丽市向上级争取美丽河湖奖补资金205万元,实施防渗、护岸堤坝、人工栈道等项目,打造全新的水体景观。

  生态红利全民共享

  从被污染的黑臭水体到如今的生态河湖,这一变化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瑞丽市通过全民共治、科学治理,让曾经的“伤疤”变成了城市的骄傲,让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

  据统计,目前瑞丽市建成区各类绿地面积达1078.43公顷,城市绿地率达40.03%,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75平方米,公园绿化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2.4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市民可以在家门口的公园享受清新空气、净爽绿地和整洁小巷,“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生活日常。

  此外,瑞丽市还通过“我为瑞丽种棵树”活动,动员全民义务植树33.15万株,增加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6300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3.11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增加19.99%。(完)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