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六点,保山市龙陵县勐糯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郭永奇总会迎着朝露,踏入勐糯镇中心小学的校门。每到夏日,这所始建于1951年的校园里便树木葱茏、芳草茵茵、花香四溢。
郭永奇已在边疆教育的一线默默耕耘了20多个年头。他对环境育人的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将这座20世纪建成的老校舍精心打造成一片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育人沃土。勐糯镇中心小学一直极为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那曲径通幽的读书长廊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儒家箴言被镌刻在赭色的廊柱之上,与装饰着傣族织锦的民族团结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学校始终坚持以“礼乐育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为其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勐糯镇中心小学里汇聚了来自多个民族的学生和教师,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在这片多民族交汇的土地上,教育始终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同频共振。自2019年起,郭永奇便带领学校师生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融入办学治校的各项工作中。郭永奇说:“在边疆地区,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比如祭扫民族英雄周升明烈士墓、讲述屈原的故事等,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切感受道德的强大力量,逐步培养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他还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动活动,凝聚起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乡村教育绝不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作为一名资深教育者,郭永奇深知因地制宜开展教育的重要性。面对传统课堂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的现状,他带领团队精心构建了“启智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通过合作探究、随堂试练等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从而习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面对学校场地有限和资金短缺的难题,郭永奇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办法。他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象脚鼓、民族打跳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在美育工作中,郭永奇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美育课程体系,全力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让学生们在艺术的熏陶下,不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素养。在劳动教育方面,他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通过家校合作,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郭永奇的带领下,勐糯镇中心小学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各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保山市文明学校、云南省绿色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学校全体老师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然而,面对这些荣誉和成绩,郭永奇并未就此满足,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坚定地表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加强校际合作、丰富民族文化活动、完善工作机制,为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位边疆教育领域的耕耘者,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边疆教育的独特篇章。郭永奇的故事,宛如勐糯镇中心小学校园里那一抹夏日的绿色,充满着生机与希望,激励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投身边疆教育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