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景谷县永平镇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基地迎来丰收,经专业测产,该基地玉米亩产高达1.9余吨,创造了当地鲜食玉米产量新纪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永平镇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玉米植株挺拔健壮,饱满的玉米棒裹着翠绿的外皮,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农户们穿梭在田间,双手快速挥舞,不一会儿就掰满一箩筐。
“我来到景谷以后,发现这边的气候条件特别好,就选择了在这里流转了土地,做了一些示范种植。现在,我们示范种植基地玉米已经成熟,它的生长周期只有70天,我们是2月20日左右种的玉米,玉米产量经过我们测产达1.9余吨,这一季种出来的成品率特别高,产量也高。”云南易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红雷告诉记者。
谈到今年第一季的丰收,钱红雷喜不自禁。只见永平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冷库前,新鲜的玉米堆积如山,工人们正笑意盈盈地忙着去蒂、筛选、码框、入库、包装等工作。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玉溪通海县,不仅是熟练的分拣工人,更是当地的种植能手。
“鲜食玉米种植风险低,种出来质量也好,药打得少,管理也简单。我们通海县90%的人都种植鲜食玉米,平均下来每家每年都有一二十万的收入。景谷的老百姓不用担心,种出来不论好坏老板都收,有市场保底价,有老板给你钱,放心大胆地种,不会亏。”玉溪市通海县民工柳海英说。
结合实际制定整地与管理方案,将外地成熟的种植经验引进到景谷,手把手指导当地农户种植,并通过垫付农资、保底收购等方式,有效解决农民种植的后顾之忧。
“如果有老百姓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将提前去勘察老百姓的土地,可以种鲜食玉米,我们就提供技术服务,我们先给他们垫付农资、农肥、种苗、地膜、滴管等一系列生产物资,我们以每公斤两块钱的保底收购价与当地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即便前期已经种过西瓜、水果甘蔗等,这些土地经过深翻及用现代化改良技术还是可以种植鲜食玉米。”钱红雷介绍。
鲜食玉米,以其嫩滑多汁、鲜甜可口为人所乐道。为锁住这口“鲜”,从田间到餐桌,往往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时间之旅。也正因为这口“鲜”,让它拥有了广阔的市场。
“为了保证玉米新鲜,从田间地头到冷库,我们要保证在3个小时以内必须到冷库,冷库的制冷时间不低于8个小时。云南昆明每天的销量在500吨到800吨之间,佛山市场现在每天的销量在1000吨到2000吨之间。同时,鲜食玉米在成都、武汉、温州、义乌都是很大的玉米需求市场,我们还有大部分的鲜食玉米走了好多连锁超市、连锁酒店,我们平均每年需求量都在5万吨以上。”钱红雷介绍。
市场前景好、种植风险低,永平镇鲜食玉米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预计到2025年末,全县将扩大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至1.2万亩,带动农户种植2000户以上,实现总产量1.5万吨、总产值6000万余元。通过工作专班引领,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绘就新的篇章。
“鲜食玉米种植示范基地的成功,是景谷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成果。下一步,永平镇将以此次丰收为契机,进一步扩大鲜食玉米种植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打造永平鲜食玉米品牌,同时鼓励更多农户参与到特色种植中来,让鲜食玉米成为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作物’。”永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川说。(记者 适钢 余纪华 周翔宇 通讯员 永平镇 邱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