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5 05/01 09:01:17
来源:新华网

【在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听Ta们讲故事五一特别策划】用热爱书写人象奇缘

字体:

  全国劳动模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荣誉称号,今年,来自云南的大象医生、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有限公司技术总工保明伟获评该称号。而这也是云南亚洲象保护事业中脱颖而出的又一代表,2022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熊朝永也曾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保明伟获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4月28日摄)。新华网发(受访者 供图)

  无论是全国劳动模范,还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都是对奋斗在亚洲象保护事业一线的劳动者的鼓舞与肯定,保明伟和熊朝永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走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候选区,一同聆听他们在20多年间用热爱书写的“人象奇缘”。

  他为啥是“天下第一吹”?

  保明伟有一个外号,叫“天下第一吹”,不过这个吹可不是吹牛的吹,而是吹管麻醉的吹。说起这个外号的由来,就不得不提那头名为“昆六”的野象。

  那是2010年大年初六的傍晚,护林员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空格六队附近发现一头受伤的成年公象,由保明伟等人组成的救援队连夜赶往现场。再谈及救援时的情况,保明伟记忆犹新——月光下,那头庞然大物侧卧在灌木丛中,经历过跟其他公象打斗、从将近80米高的山坡滚下的它鼻腔口腔都在流血,虽然它每一次呼吸都很艰难,但那双眼睛依然保持着野性的警惕。

从山坡滚下的受伤亚洲象“昆六”(视频截图)。

  这头体重超过4吨的巨兽,即使奄奄一息,一个翻身也能要人命。队员们一边保持着警惕,一边开展救援,但麻醉并没有如预期般发挥作用,此时大家想到了保明伟一直在研究的吹管麻醉。这也是他的吹管麻醉第一次真正在实战中使用,加之救援行动是在晚上,又为开展吹管麻醉上了难度。

  保明伟手心沁出冷汗,毕竟这支自制的吹管有效射程只有20米,这也让他必须近距离面对这头4吨重的巨兽。好在当吹箭命中它后,公象被成功麻醉。吹管麻醉的成功“首秀”对保明伟的事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此后这支吹管也在注射等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昆六”到“阿宝” 他们共同见证

  根据发现它的日期和地点,这头被救助的公象得名“昆六”,也有“六六大顺”的吉祥寓意,希望对它的救援以及它的未来都能顺顺利利。

  虽然成功麻醉了“昆六”,但它毕竟是成年大象,加上当时大家野外救助经验还没有那么丰富,经历了差点被它掀翻帐篷等危险。不仅如此,救援队在救援过程中还遭到了群象的包围,“我记得在救助‘昆六’的过程中,我和另外一位同事抬着急救药品过去,但是在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就遭到了群象的包围。”保明伟当时腿伤并未痊愈,面对危险只能顾不上疼痛地逃生。而与他一起经历这段险情的同事,正是熊朝永。

亚洲象“昆六”在进行野化训练(资料图)。新华网发(马建 摄)

  好在结局有惊无险,“昆六”来到了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接受救治,如何给成年公象喂药、打针,都是他们在救治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经过精心护理,“昆六”渐渐康复了,但它的右眼却因伤势过重失明了。保明伟坦言,在救助“昆六”时,大家都是摸索着前行,面对现场的危险,也有经验欠缺的地方,但这一次救助让他们的经验更加丰富,也为亚洲象保护事业打下了重要基础。

  这一天,熊朝永和保明伟正为另一头大象“头疼”,它便是我国首头被放归的救助象——“阿宝”,2024年5月17日,“阿宝”正式回归自然。此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一直监测着它的动态,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工作人员通过影像和GPS定位项圈,掌握到“阿宝”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成功融入象群等状态,也可以判断它健康状况良好,但当前却面临着给它更换定位项圈的难题。保明伟介绍,这项工作将于近期开展。

无人机拍摄到“阿宝”在野外活动画面(2024年7月26日摄)。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从喂养到医护,从人力监测到监测手段的迭代更新,从1个多小时缩短到20分钟的现场救援时间,从“昆六”的成功救助到“阿宝”的放归……保明伟与熊朝永共同见证着亚洲象保护事业的进步与变迁,并且成为其中的参与者、推动者。

  被“大象女儿”留下的“象爸爸”

  从“象爸爸”到面对西双版纳州野生亚洲象的保护和管理,熊朝永与象结缘的故事要从一头名为“然然”的大象讲起。

在野外意外受伤的亚洲象“然然”(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供图)

  熊朝永人生轨迹的改变在2005年,也就是在野外意外受伤的“然然”被救助的那年。曾在工作中被大象伤到的他曾暗下决心,再也不做与大象有关的工作了,但当他听到“然然”的故事时,心中对大象的热爱还是被激发了出来。当时的“然然”伤势严重,被救助后对人类的攻击性很强,治疗难以开展,一度面临生命危险。

  “我和家人商量去那边帮一下忙,等小象恢复得差不多了,我就离职。”与“然然”正式开始接触后,熊朝永开始不断思考如何照顾它,让它尽快康复。通过三个月的耐心引导与相处,熊朝永用耐心与爱心让“然然”放下了戒心,他也尝试去读懂大象的语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熊朝永和“然然”实现了双向奔赴,大象开始信任人类,而熊朝永也走进了大象的世界,开始为了它学习越来越多相关知识,从新手小白成长为了一名合格的“象爸爸”。

熊朝永和“然然”相处融洽(资料图)。新华网发(受访者 供图)

  在救治“然然”的过程中,它曾伤过兽医师,且就算经过治疗,它也可能面临高位截肢的风险,因此有专家提出安乐死的建议。“但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们只有救助它的义务,而没有处置它的权利。”熊朝永说。经过商讨,大家都没有放弃,并且投入了更多财力、物力、精力去救治它。功夫不负有心人,“然然”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等小象恢复得差不多了,我就离职。”熊朝永没有兑现对家人的承诺。2005年至今,他多次参与对野生亚洲象的收容救护工作,每当来到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看到那些曾经在死亡边缘徘徊,如今健康成长的大象,对他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也让他找到了坚持的意义。20年间,他褪去了年轻气盛,从一名“象爸爸”转为为更多野生亚洲象“服务”,不变的是,他一直在保护亚洲象的道路上坚守着。

  是荣誉 也是动力

  当前,云南的亚洲象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保明伟和熊朝永也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对亚洲象医疗来说,还有很多亟待研究的问题,比如一些致命的病毒。”保明伟相信,随着奋斗在亚洲象保护事业中的每一个人不断努力以及研究的深入,随着科技的发展,亚洲象的医疗也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如今他也在尝试引入新设备,用更加先进的手段为亚洲象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保明伟正在用引入的新设备为大象体检(3月5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在保明伟看来,对一个普通劳动者而言,每一项荣誉的获得都是鼓励和奖励,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激励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保明伟明白,与野生亚洲象打交道挑战性很大,保护生态也需要更多人参与到其中,而且一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过程,这也鼓励着他去不断学习进步,同时通过传帮带让更多人加入到亚洲象保护的工作中。

熊朝永和“然然”的女儿“景景”在一起(3月10日摄)。新华网 徐华陵 摄

  如今的熊朝永再进入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第一件事依然是去看望女儿“然然”。2019年,“然然”有了自己的宝宝,看着她从生小象,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母亲,熊朝永也期待着它的“二胎”。“‘然然’可能曾经是它们家族中‘女王’的孩子,很有脾气性格,直到现在都很有女王范。”说起“然然”,熊朝永满是宠溺。现在“然然家族”以及活动在西双版纳的野象,都是熊朝永关注的对象。通过他的工作,也为未来亚洲象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尤其是为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的“象爸爸”们和大象合影(资料图)。新华网发(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供图)

  “我只是所有从事亚洲象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获得这个荣誉对于我个人来讲更是一种责任。”熊朝永说,20年来,自己从一个青涩的少年已经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然然”也从三岁的小姑娘长成了近两吨重的大象,与此同时,亚洲象收容救护以及野生亚洲象的保护机制体制越来越完善,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奋战在亚洲象保护的事业上,并且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坚持下去,相信它们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完)

 

总策划:韩海阔

策划:李霞

统筹:罗春明 康静

执行策划:柴静 徐华陵

文稿:柴静

视频:徐华陵

海报:陈寒青

支持单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纠错】 【责任编辑: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