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抚仙湖·星屿海国际度假区(以下简称“星屿海”)位于抚仙湖南岸,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近年来生态旅居的热点项目。从全球旅居者到返乡创业者,多元群体在此共同探索“旅居即故乡”的生活方式,形成开放共享的社区生态。
星屿海(资料图)。
生态旅居新选择
一年多前,云南对于张诗悦来说,还只是手机里的几个视频。这个北方姑娘10岁远赴加拿大求学。25岁,她便跑到新西兰奥克兰工作生活,寻求新的开始。
35岁,她再次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卖掉奥克兰的房子,回到国内,去探索“收藏夹”里的云南。她去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边旅行,一边找理想的居所,在腾冲市小住时,社交媒体上的一条推送将她带到了抚仙湖。站上星屿海崖顶公园俯瞰的那一瞬,张诗悦便决定要在星屿海买一套阳光叠院,承载她接下来的悠然岁月。“抚仙湖拥有‘大海的质感’。”张诗悦说。
星屿海(资料图)。
星屿海所处位置,涵盖湖滩、悬崖、湖湾等多重地貌,集齐了观湖、临湖、亲湖的自然条件。
“选择星屿海,除了‘大海的质感’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房子真正和我的需求同频了’。在装修的时候,我完全按照房子的原始框架进行,没有过多修饰,前后两个露台,也不做遮挡,露台上我还栽种了云南特色的花草。”张诗悦说。
开放共生新范式
旅居产品的打造逻辑与城市项目完全不同,它更注重择址环境,更考验开发商的实力,更需要注重规划与生态的平衡、精神造诣的表达。
星屿海的呈现,挑剔的旅居人群更有发言权。2013年,北京的胡女士入住一套龙湖合院。五年前退休后,她一直在全国寻找理想的旅居地,偶然了解到星屿海,实地考察后,快速买下一套公寓。这几年,她一直过着两个月北京、两个月云南的生活。从龙湖,回到龙湖。
星屿海样板间(资料图)。
星屿海样板间(资料图)。
“星屿海将观湖视野最好的片区,打造成属于所有人的共享空间。”胡女士说。礼堂、图书馆、儿童乐园、星空广场、观景平台……在临崖段一字排开,让所有业主都能共享抚仙湖的美景。一线湖景和旅游资源对所有外来游客开放,露营、潜水、观湖……真正形成了一个包容、开放的旅游度假区。度假区里商超、食堂一应俱全,便捷的生活配套,能满足业主日常需求。
随着旅居的频次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胡女士觉得公寓已经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在2024年又购买了一套叠院,准备在这里开启更加惬意的生活。
共生共创新社群
旅游和旅居,虽仅一字之差,内涵却不同。旅游是“边走边游”,旅居是“住下来游”。在抚仙湖,无论是停留一天,一月,一季,一年,乃至一生,都能找到令人难忘的体验。
抚仙湖(资料图)。
33岁的老胡是土生土长的玉溪人,早年外出闯荡,开过馆子,后来经营过几家民宿。前几年,老胡回到家乡,决定发展民宿事业。他带着民宿规划和理念来到星屿海,得到认可后,他当即买下几套合院和叠院,并成为星屿海自有民宿的事业合伙人。去年,老胡拿下星屿海临崖1000多平方米的一栋楼,准备开家新民宿。
这些年,老胡认识了天南海北的人,只要有朋自远方来,他就带着人家体验抚仙湖之美。每次想到抚仙湖,朋友们都会提前打电话给他:“你在不在?你不在我就不来了。”
在星屿海,有许多像老胡这样的人,大家既是社区拥有者,也是社区管理者。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抚仙湖,也在抚仙湖不断找到新的自己。
在星屿海,有人清晨在崖边等一场日出,有人黄昏时划着桨板与鱼群同行。当旅居不再是短暂的逃离,而是与山海共生的日常,抚仙湖的答案或许很简单——这里容得下所有关于生活的想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