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学生联合会、云南民族大学举办的云南省“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第二讲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举行,杨增岽、桂海潮、杨章初姆、李淑斌等人结合自身故事,让现场大学生共同体会到了“真理的味道”。
云南省“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第二讲现场(4月29日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发展与政策研究室主任杨增岽是“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主讲教师。此次青春思政课他带来了《新时代新征程青年自我实现的哲学审思》的主题授课。他讲到,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大势,加强学习,持续奋斗,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杨增岽带来主题授课(4月29日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分享自己青春路上的选择与坚持,讲述他从云南小镇青年到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的追梦历程。他谈到,青年大学生们在追梦的道路上可能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希望同学们在一次次选择中培养坚韧不拔向上生长的心态,学好知识、练好本领、砥砺品格,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与时代需求的契合点。
桂海潮讲述自身经历(4月29日摄)。
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杨章初姆讲述自己扎根基层的亲身经历。毕业以来,她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作为“90后”,她认为青春最美的姿态就是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洪流,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杨章初姆讲述自己扎根基层的亲身经历(4月29日摄)。
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淑斌讲述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美丽事业”。为了收集月季种质资源,10年间,他驾车跑了80多万公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深入深山采集月季种质资源。当问到他,用十年青春换一朵花,值吗?他说,能让中国的花朵,带着自信与骄傲,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就是值得的!
李淑斌讲述自己的“美丽事业”(4月29日摄)。
云南省“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是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岭青年心向党“1+5”工程的重要品牌项目,是广大云岭青年“大思政”建设的重要平台,“挺膺担当”青春思政课创新采用“1+3”的授课方式,站在青年人的角度,讲好“青言青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进校园,让“行走的思政课”走到青年人中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