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从车轮到沃土 一位80后新农人的致富经-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30 17:47:41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云南楚雄:从车轮到沃土 一位80后新农人的致富经

字体: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凤屯镇牌坊村习家村的广袤田地里架起了滴灌带,精细的水肥管理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杨正禄连种油菜都用上滴灌了,管理真是精细啊!”烟草技术员王军赞叹道。

杨正禄在油菜田里查看滴灌带滴水情况(资料图)。杜远绪

  今年37岁的杨正禄是一名80后返乡青年,2004年,初中毕业的他跟随同乡外出闯荡。后来考了驾驶证,成为了一名货车司机。婚后,他与妻子常年奔波在路上,足迹遍布全省各地,生活虽然充实,却也充满了艰辛。

  他养过鸡、养过猪,还于2017年迎来了创业的曙光。此外,多年来,稳定的政策和价格使得烤烟收入成为他们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如今,父母年纪大了,他决心接过父辈的接力棒,继续从事烤烟种植。“在我记忆里父母种烟基本上就是肩挑背扛……”正因如此,杨正禄下定决心,要走出一条以机械代替人工的新路子。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探索“新工具”,在他的田地里,覆膜机、拖拉机等各种“大家伙”都成了他干活的好帮手。“这台拖拉机配挂深翻犁耕地有0.5米深,深翻后的土壤更疏松、透气,既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养分,也减少了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杨正禄介绍。

  杨正禄算了一笔账:“以前一亩田从栽烟到交售需要约24个人工,但现在起垄、覆膜这种耗时费力的活都由机械作业,算下来一亩能省5个人工。”繁重的农活交给机械,杨正禄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做细田间管理。

  以前烟后田地闲置着,为了将闲田充分利用起来,杨正禄在烟后种植油菜。渐渐地,杨正禄在烤烟种植上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烤烟—油菜”轮种模式。这样的种植不仅提高了土地复种率,还让他每年的收入多增了两三万元。乡邻们了解后纷纷来向他取经,热情大方的杨正禄将经验“全盘托出”。

  如今,在杨正禄的带动下,牌坊村技术化、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多,村里的土地流转也更统一,近两年的土地租金也稳定在800元一亩。这些年来,杨正禄不断调整、壮大养殖场,用机械代替人工,用轮作盘活闲田,返乡“筑梦”的同时,也不忘带领众乡邻共同谋发展,走出了一条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从“新农人”到“兴农人”的蜕变。(完)(杜远绪)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