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助力云南剑湖生态振兴 水清岸绿重现绿美自然画卷-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5 04/07 16:56:39
来源: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助力云南剑湖生态振兴 水清岸绿重现绿美自然画卷

字体: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秉承生态优先发展理念,通过系统性水环境综合治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引领,推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剑湖流域生态功能恢复,提升县域旅游形象,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历经多年建设,剑湖重现水清岸绿、鸟翔鱼跃的自然画卷。

剑湖全景(资料图)。

  剑湖之困与破局:中国电建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

  剑湖既是剑川县百姓的“母亲湖”,也是洱海的重要水源地。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剑湖面临入湖污染加重、湖盆淤积、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衰退等严峻挑战。剑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被列入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后,中国电建所属骨干子企业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昆明院”)发挥投建营优势,运用PPP模式深化央地政企合作,以总投资11.68亿元启动综合治理,为高原湖泊生态修复探索新路径。

生机盎然的剑湖湿地(资料图)。

  “五位一体”精准施策:技术创新重塑剑湖生态

  中国电建昆明院以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为治理核心,统筹推进“截污治污、河道修复、湖滨带保护”三大工程体系,通过建设环湖截污管网、修复退化湿地、构建生态河网,剑湖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削减,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Ⅲ类标准,为促进II类水质湖泊的清水机制和绿色流域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削减污染物COD、总氮和总磷等。

剑湖湖滨缓冲带一期工程完工后(资料图)。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电建昆明院创新性引入“生态河网全覆盖”技术,在河流上游、下游布置泥沙沉积,并与生态塘库、湿地系统结合;对现有海菜花湿地进行保育、修复和重建,实施岸坡生态化改造,打造泥沙沉淀区与海菜花湿地,形成“水生—湿生—陆生”复合生态带;通过退耕还湿、退塘还湖等举措逐步恢复30余种植物群落,修复5807亩湖滨缓冲带,重建180亩海菜花湿地,为珍稀物种提供栖息地。

  生态经济双丰收:剑湖治理成果惠及民生与发展

  生态治理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截污治污工程惠及剑川县金华镇、甸南镇17个行政村7012户,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河道整治降低泥沙入湖量30%以上,防洪能力提升,两岸农田与村庄安全得到保障。项目还缓解了2000余亩农田灌溉用水紧张问题,惠及680余户农户;沿河道路与桥梁建设促进了交通便利化,带动了生态旅游发展;剑湖“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成为县域旅游新名片,助力当地经济绿色转型。

珍稀鸟类现身剑湖之滨(资料图)。

  另外,中国电建还向剑川县捐赠水质监测新能源船和绞吸式清淤船,提升河湖巡查、应急抢险能力,推动云南河湖疏浚迈向机械化、现代化发展。

  未来,中国电建将立足“两山”理论实践,总结剑湖治理经验,持续发挥“水、能、城、数”全产业链优势,为乡村振兴“五大振兴”注入新动能,为人民改善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纠错】 【责任编辑: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