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12/25 18:21:14
来源: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多向发力 助力白雾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字体: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在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做特、劳务树牌、产业延链、资源挖潜”,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不断在农民增收这条道路上开拓“新赛道”。

  协助建强组织为引领乡村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白雾村高质量发展要想进入“快轨道”,关键在基层党组织。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协助建强组织,围绕打造“五有五好”(有一个好书记、有一个好班子、有一支好队伍、有一个好思路、有一个好规划)党建品牌,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发展、归雁回巢创业、雏雁丰羽助力“三雁”工程,培植白雾村“自我造血”功能,激活白雾村内生动力。

  同时,白雾村通过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组织本村在外工作公职人员等新乡贤和在家的“五老”乡贤、能人大户、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多向思考、同向发力,为白雾村发展把脉定向,明确了“梁子能源坝子稻、田园观光古村游、农旅融合促振兴”的产业发展思路。

  积极协调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助力白雾村实现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过程中,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注重发挥“项目牵引”作用,以项目带发展,既把项目“扶上马”,又做到“护全程”。

举行项目协调会(资料图)。

  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不仅积极协调落实“会泽县娜姑镇白雾乐里片区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资金4582.79万元用于艺术稻田、诗意荷塘、观光骑行、亲子菜园等建设,丰富田园景观业态,还争取到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500万元旅游高质量资金,并规划利用VR技术、全息影像还原当地历史上的运铜盛况,提升历史文化内涵和游客吸引力,用“老地标的新场景”“老景区的新玩法”激发消费新活力,更好带动村民增收。

  推进品牌塑造多途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提起白雾大米,老百姓都说好,但“好在哪”“为什么好”却说不清道不明。为此,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委托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对白雾村农产品进行成分和农残检测,为打造“白雾富硒生态米”提供科学支撑依据。

  在会泽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白雾村投资430万元,建设集碾米、筛选、包装于一体的水稻加工车间,解决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问题。

艺术稻田(资料图)。

  同时,白雾村还积极开展“白雾”商标申请,并初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认证,进一步推动了白雾大米、大葱等农特产品品牌化发展。

  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提升白雾旅游文化价值

  为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提升白雾村旅游文化价值,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根植娜姑镇历史文化底蕴,与云南艺术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等合作建立研学基地。

  另外,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还洽谈引入实力较强的文化企业,让会馆变书馆,从而增添古村书香气,解决游客“无处歇脚”“来去匆匆”“留不下来”等问题。同时,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还发挥“鲶鱼效应”,以良性竞争带动业态创新,促进白雾村旅游品质升级。

诗意荷塘(资料图)。

  发展赛事活动农文旅体融合多途径增强影响力

  古村如何焕新生,既是白雾村农文旅融合的难点,也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痛点。基于此,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在“守住根、留住魂”的基础上,以赛为媒,融合“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串起农文旅体产业链,以农文旅体融合助力白雾村乡村振兴。

  今年9月,2024年首届云南会泽最美乡村田野跑在会泽县娜姑镇举行。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通过积极推广该赛事,吸引了全国30个省区市的运动员、跑步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马拉松赛事(资料图)。

  今年国庆期间,云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接续举办村跑系列活动,广受市民和游客好评。期间,白雾村共接待游客8.55万人次,带动农特及文化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实现旅游收入427.65万元,同比增长52.73%。(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