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3年以来,呈贡区人民法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2023年以来,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呈贡法院”)紧密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致力于履职尽责护大局、提质增效创一流、从严治院强队伍,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全年共受理案件41861件,结案40186件,结案率高达96%,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呈贡法院审结了两抢一盗、制假售假、危险驾驶等案件568件,有效保障了老百姓的“人身安全”“舌尖安全”“道路安全”。同时加大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审结涉电信网络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125件,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职务犯罪案件99件。为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呈贡法院还审结了涉房地产企业纠纷案件975件、破产案件4件,助推了4个项目的复工续建,并实现了部分楼盘首批不动产权证的交付。
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呈贡法院持续提升审理涉企案件效率,落实了11条服务措施,以“领导挂钩联系”“企业接待日”“法官进企业”等活动为抓手,精准了解企业实际司法需求。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成立“执行和解中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为企业盘活资产,2023年以来督促被执行人履行5047件,执行前达成和解2113件。
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呈贡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诉调事务中心工作规程,引进了13个律师事务所和专业调解组织,拥有78名调解员,形成了“法院+社会各界”的多元解纷网络。此外,呈贡法院还与区政府、区检察院共同签订了《关于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协调联动的实施意见》,推动“昆明市呈贡区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的成立,并与区总工会建立了“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2023年以来,诉前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478件,大量矛盾纠纷在基层和前端得到了有效化解。
在推动改革和提升司法质效方面,呈贡法院持续优化集约办案模式、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深化智慧法院应用,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走深走实。通过设立“呈易送”收转发集约服务站、成立财产保全中心、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探索推进“诉前鉴定”机制运行和完善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体系建设等措施,最大程度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和群众诉讼成本,推动了“质量”与“效率”的双提升。
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方面,呈贡法院挂牌成立了全市基层法院首个“群众诉求服务站”,实现了群众诉求集约化办理,并开展了科级干部周五接访活动,解决了1337个群众问题。同时,组建了“青苗工程”普法宣讲团,通过“模拟法庭”“阳光司法”等方式前往学校、社区、企业开展法治讲座,努力守“小家”和谐、护“大家”安定。
问:呈贡区人民法院特色诉前调解工作室是如何运作的?它的运作模式有哪些独特之处?
呈贡法院针对斗南花市内花商、花企纠纷频发的现实情况,设立了“两室一点”,即“花花世界”诉前调解工作室和巡回审判点、“云花”联调室,为鲜花交易市场的花商、花企、游客、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
以游客谭女士购买手镯产生纠纷为例,她通过“花花世界”诉前调解工作室成功解决了问题,调解员在一个小时内促成了双方和解,谭女士成功退货。此外,呈贡法院还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建立了“在线”远程调解模式,方便群众需求。
“两室一点”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现实困难,还整合了多家单位的资源力量,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在花卉市场统一提供组团式的服务,定期分析、研判花市频发矛盾纠纷类型。同时依托市场现有大屏、派出所网格群,组建专项普法宣传工作队,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收集、法律咨询等服务,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推动纠纷不出市场、矛盾不上交。
问: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呈贡区人民法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审判效率?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去年以来,呈贡法院大力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其中集约送达平台建设和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体系运用成效显著。
为解决送达难题,呈贡法院与邮政公司合作,设立了“呈易送”收转发集约服务站,通过强化技术运用、优化人员配置、强化协同联动和完善系统路径等措施,解决了“送达难”“找人难”问题。这一举措不仅减少了恶意逃避送达、缺席审理后上诉等现象,还让法官团队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审判效率。
同时,呈贡法院还配套推行了全流程无纸化办案体系的运用,鼓励和引导当事人将诉讼事务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科技法庭的智慧终端、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单轨制”归档模式等措施,实现了诉讼服务的便捷高效和审判工作的减负增效。
当事人对智慧法院建设评价颇高,认为“不用来回跑、方便快捷,在家也能进行诉讼”。智慧法院建设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便利,也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下一步,呈贡法院将持续释放智慧法院建设效能,在“公正与效率”上下足绣花功夫,真正为审判执行插上“数字双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