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常开兴:做群众安危冷暖的“贴心人”-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10/16 21:20:54
来源:云南省红十字会

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常开兴:做群众安危冷暖的“贴心人”

字体: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全国红十字系统10名先进个人。其中,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红十字会赈济救护股股长常开兴被授予“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常开兴被授予“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忠于职守 勇当救援“急先锋”

  常开兴今年46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扎根基层红十字会工作的15年中,他坚守博爱初心,践行人道使命,任劳任怨,不断书写新时代为民服务的红十字答卷。

  镇雄县人口众多,自然灾害多发,人道救援需求较大。作为当地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每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救援任务,常开兴总是主动请战、身体力行,认真践行一名红十字人的责任担当。

  2012年“9·07”彝良地震、2014年“8·03”鲁甸地震、2024年镇雄县塘房镇“1·22”山体滑坡灾害,常开兴均在一线参与赈济救护。2014年鲁甸“8·03”地震灾害抢险救援历时21天,他始终顶风冒雨、忘我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带领队友夜以继日搬运救灾物资、设备累计达60余吨,搭建救灾帐篷23顶,参加搭建卫生厕所11个。在物资设备搬运过程中,尽管双肩被磨肿、双手被磨破,但他强忍疼痛,从未叫苦叫累,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2024年镇雄县塘房镇“1·22”山体滑坡灾害发生后,他闻令而动,顶风雪、冒严寒,直奔灾害现场评估灾情、收集灾区需求、接收捐赠款物、开展灾民救助……和同事们一起累计募集资金和物资5600万元,有效助力灾区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

  躬耕不辍 甘做基层“老黄牛”

  多年来,常开兴是基层红十字工作的业务骨干,是“三救”“三献”业务的多面手。他积极带领工作人员,全力开展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镇雄县实现了从“零”突破到稳步增长的转变。每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从入库信息采集、回访、高分辨血样采集,到体检、捐献等环节他都全程参与陪伴服务;他作为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扎实做好协调见证工作,2021年10月7日,镇雄县实现首例人体器官捐献。目前,镇雄县已累计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7例、器官捐献3例。

  项目开展中,常开兴尊重捐赠人意愿,严格执行项目标准,坚持用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严把项目立项、程序办理、建设管控、竣工验收等每个环节,真正做到让捐赠人及家属满意、让受助人受益。2009年以来,常开兴参与督导完成各级红十字会援建的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20个、小学2所、备灾救灾中心1个、饮水工程3个,项目资金共计806万多元。

  坚守情怀 做好群众“贴心人”

  常开兴表示:“我的名字叫‘开兴’,做好群众的‘贴心人’,是件非常开心的事!”。

  通过不断创新筹资方式,凝聚社会爱心,坚守人民情怀,暖心服务群众,常开兴连续9年利用互联网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助力镇雄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7年,他为罗坎镇粉壁村的贫困户陈祖才筹资4561元修建猪圈,养殖生猪促其脱贫致富;筹款5960元,助力该村28名建档立卡户家庭的留守学生安心学习。2019年,他组织镇雄县两家企业,参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的助力脱贫攻坚全国红十字系统众筹扶贫大赛,获得二等奖,为一企业筹资68万元。

  十五年如一日,常开兴为红十字事业默默奉献,积极践行人道初心使命。面对镇雄县红十字会机关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他广泛发动红十字会会员、志愿者2500余人参与人道救助工作,累计为困境人群送温暖2000余人次,陪伴关爱孤残、留守儿童、留守老人900余人次,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10万余人次。

  十五载风雨兼程,常开兴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地做着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在红十字会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用青春和热血在乌蒙大地书写人道使命、博爱情怀、奉献本色。他已经成为当地的一面“镜子”,成为了同事们学习的标杆榜样、群众安危冷暖的“贴心人”,引领更多的人无私奉献,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完)(付青平)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