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公司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电能替代-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9/26 20:16:52
来源:云南电网

云南电网公司积极推广特色产业电能替代

字体:

  近年来,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云南绿色能源优势,立足电力供需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农业电气化、工业辅助电动力等特色产业推广电能替代,加快提高农业农村领域终端电气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和云南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可靠电能促生产,烟叶“赶烤”有保障

  今年烤烟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石羊镇清河村委会官庄村民小组采用新型电烤房烘烤的烤烟正式“出炉”,受到农户好评。

  在烤烟季来临之前,云南省玉溪市、楚雄州供电局已配合完成4000余座电烤房建设,让广大烟农用上电、用好电、用“绿电”烤出“黄金叶”。烤烟电能替代工作的高效推进,有效解决了烤房设施建设滞后、烘烤工艺落后、专业化商品化烘烤率低等问题,实现每炉烟节约能源成本约1000余元,烤制效率提升3倍,烟叶品质提高1个等级,每公斤收购价提高4元,促进烟草产业的能源成本、人工成本、污染物排放的“三降低”和烤烟效率、烟叶质量、烤烟收益的“三增加”。

  玉溪供电局市场部专责张睿奇表示,玉溪供电局将持续做好电能烤房建设工作,并积极推出“电制茶”“电烤椒”等“多彩电烤”系列服务产品,推动乡村产业生产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转变,不断满足农村特色产业用能需要。

  清洁电能来助力,制茶烤酒降排放

  “昆明市大竹园酒厂酿制云南特色酒品玫瑰酒,但由于厂址位于水源保护区,需要改变传统的烧煤酿酒工艺以保护水源。”该厂负责人陶俊勇说。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云南电网公司为用户推荐采用“电烤酒”技术替代原有的煤炭锅炉加热系统,同时经过实地调查评估,定制了“电烤酒+分布式光伏”的个性化用电解决方案,既快速满足了环保需求,又降低了用能成本。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运行,项目成效显著。

  每年3月是春茶采摘加工的季节。西双版纳供电局启动“美丽乡村”“以电代柴”项目,投资1.2亿元新建306台变压器,为1400余户茶农解决“以电代柴”接入受限的问题。通过“以电代柴”用电需求项目实施,茶农炒一锅茶的燃料费从20元降低至2元,每月减少235.5万公斤碳排放量,实现了农户、生态环境、供电企业三赢。

  优质电能保质量,“电制米线”远飘香

  蒙自过桥米线传承百年,目前,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米线日生产加工产量已达80吨、年产业规模达4亿元。

  “以前用燃煤炉生产,成本高、污染严重,而且产品质量不高。”红河州蒙自南湖缘过桥米线有限公司总经理饶建平介绍,在红河供电局的指导下,公司运用“电蒸汽发生器”电能替代技术,完成燃煤锅炉的替代,实现了米线从蒸制到烘干过程的现代化电气生产,日生产能力提升19.6%,能源成本降低14.6%,能耗减少20%,生产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蒙自南湖缘过桥米线有限公司的转变仅仅是红河供电局及时协助企业开展节能改造、推进电能替代助力高能耗企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红河供电局节电管理专责刘励耘说,红河供电局重点聚焦电锅炉、热泵、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电窑炉、农业电气化五大重点领域,结合红河特点,积极推广“电制陶”“电补光”等电能替代技术。

  近年来,云南电网公司着力提升用户终端电气化水平,积极拓展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完成电制酒、电制茶和电制米线系列电能替代技术标准发布,助力电能替代技术推广产品化、标准化;结合云南供需形势,科学有序推进电能替代,依托负荷管理平台,探索“电能替代+需求响应”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了云南省7800余座电烤房建设,1500多户茶叶加工点升级电制茶工艺和130多户酿酒厂开展电气化改造建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截至目前,云南省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80亿千瓦时。

  下一步,云南电网公司将以政策要求为指引,以供需形势为基础,以主动服务为驱动,构建政策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完备、市场模式成熟、智能化水平高的电能替代发展新格局,科学有序延伸“供电+能效服务”,做到“规划先行”促统筹。

  同时,云南电网公司将全面总结试点项目成效,继续开展云南系列特色产业电能替代技术标准编制,探索“标准开路”促规范;推动数字化赋能,基于营销大数据应用平台,自动生成用户推荐和服务策略;聚合综合能源服务专业团队,建立协同共享机制,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确保“梯次推进”促落实;通过绿色电力助力产业升级,助力电能替代项目开展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参与需求响应市场,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占比,推动和引导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促进全社会科学、节约、绿色、智能用电。(完)

【纠错】 【责任编辑:徐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