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炎山镇:小花椒成增收致富“金豆豆”_新华网
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8/16 08:39:54
来源:新华网

昭通炎山镇:小花椒成增收致富“金豆豆”

字体:

这是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的花椒树。(马云鹤 摄)

  新华网昆明8月16日电(周莹)走进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的清香,漫山遍野的花椒树上,绿叶遮不住饱满的椒果。村民们拿着剪刀忙着采摘花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雨水多,花椒长势相当好,是个丰收年。”炎山镇屋角村村民陈艳笑着说,就拿我们家的花椒来讲,最近几年都能采收一千五六百斤的干花椒,今年估计有近两千斤的产量。

  近年来,炎山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这条主线,因地制宜发展花椒产业规模化种植,通过“党建+花椒”“党建+人才”“党建+技术”,推动花椒产业规模、质量、品牌提升,让炎山花椒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持续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炎山镇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大力推动花椒特色产业种植,壮大花椒产业规模,从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加强对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形成市场标准化、管理法治化、运营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不断增强炎山花椒产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炎山镇将花椒产业和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引导群众改良花椒品种,支持连片种植花椒,集中发展花椒产业,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多元化服务群众和合作社,将花椒产业做大做强,推动花椒产业链做长做优。

  为提高花椒种植和加工技术,炎山镇党委先后多次组织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部分椒农等外出考察学习花椒产业发展经验,实地听取观看当地花椒土专家对花椒生产关键技术措施的示范讲解,着力培育本土人才技术队伍,并在花椒技术专业队伍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产业技能培训,组织党员志愿者带领群众修枝堵尖,把提高花椒产量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力争每一户都有一位花椒种植的专家。

  “从花椒初期的栽培管理、病虫防控、整形修剪、施肥除草等方面,我们村党支部成员都是先学一步,在指导农户定期管护中传授种植技术,让花椒成为我们村发展的‘摇钱树’。”屋角村党支部书记杨正银说。

  今年,炎山镇培养花椒管理员41人,从花椒种植、管护到剪收都进行指导,有效提高了农户的花椒量产。同时,还引进专业科技人员,研发花椒衍生产品增加花椒产品附加值,促进花椒产业提质增效、花椒生产加工提档升级。

  实现机械化是花椒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炎山镇党委带领屋角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为期两年的花椒扶贫车间盘活攻坚战,由村“两委”党员干部带头出资,注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经营花椒扶贫车间,引进设备推动花椒烘干、分选、装袋,并注册花椒品牌“云炎椒”,定向采购群众的青花椒进行加工、销售。

  “以前人工分选花椒,一个人一天只能分选出5斤多花椒,现在用设备一天可以分选出20吨花椒,在质与量上都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杨正银说,有了品牌效应、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云炎椒”找到了销路,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小花椒成了增收致富的“金豆豆”。目前,炎山镇建成连片种植基地3处,种植花椒18133亩,今年预计产量2600余吨,产值达9880万元,户均增收约1000元。同时,加工车间还吸纳不少周边劳动力就业,务工群众年增收可达1万元以上。(完)

【纠错】 【责任编辑:范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