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立体气候明显,耕地较多、土壤肥沃、水资源充沛,适合各种农作物种植。烤烟是杨柳乡的支柱产业,走进烟田,放眼望去,一片片壮硕的烟叶随风摇曳。
航拍下的茶山村(7月26日摄)。郭康 供图
据了解,杨柳乡的主要经济作物除烤烟外,还有香料烟、甘蔗、核桃等,产业发展呈现出“山脚甘蔗流蜜烟飘香,山腰牛羊肥猪闯市场,山头核桃富民松林旺”的富足景象。
钱江在烟田里查看烤烟长势(7月26日摄)。郭康 供图
“90后”的钱江是杨柳乡茶山村彝族烟农,2007年至今,钱江从父亲那里接手烤烟种植已经有17个年头,算得上“铁杆烟农”。钱江22岁时曾外出到电子厂打工,坚持了半年多,还是决定返回家乡种植烤烟。“我们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种植出的烤烟品质上乘,加上烤烟价格稳定,收入有保障,而且自由,不受束缚,这是我决定回家发展烤烟种植产业的主要原因,并且我希望将烤烟产业长期坚持发展下去。”他说。
航拍下的茶山村(7月26日摄)。郭康 供图
钱江从最初种植10多亩烤烟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亩,2023年烤烟收入23万元,烟后种植青豌豆,收入3万余元。今年种植烤烟41亩,烟后准备种植10余亩青豌豆和15亩香料烟,此外还种植甜柿和其他果树,持续增加家庭收入。
除了大力发展种植业,钱江与父亲商量后,把老房子改造出来发展养殖业,养殖山羊、肉牛及26头生猪,可为家庭带来10万余元收入。
“酒香不怕巷子深”,钱江家所处的茶山村虽山高路远,但老父亲酿酒的技艺远近闻名,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购买他家的烧酒,每年可为家庭增加收入8万元左右。
去年,钱江家建盖了新房,还购置了小汽车、卡车。通过勤劳的双手,钱江一家人过上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食有所安、居有所乐”的幸福乡村好日子。(完)(郭积修姬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