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5/26 09:34:13
来源:新华网

从“空白州”到“满堂红”  云南文山打造国家卫生城镇“升级版”

字体:

市民走在盘龙河健康绿道上(5月23日摄)。新华网 刘起 摄

  2020年之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8县(市)中没有任何1个县(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命名,是国家卫生城市(县城)“空白州”;2021年底,文山州8县(市)全部通过省级创卫技术评估,达到国家卫生城镇标准(2014版),实现了从“空白州”到“满堂红”的巨大跨越;2022年以来,文山州在原来“7个专项行动”的基础上,以新的“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打造升级版的国家卫生城镇,全面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在2023年和2024年全国爱卫办组织的群众满意率调查中,文山州群众满意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2020年以来,从环境卫生治理,到全面社会健康管理,文山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创则必成”“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决心和意志,全域全面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县城建设,描绘人民群众的健康底色,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满,越来越足。

  处处可见绿色 生态环境更宜居

  5月23日上午,文山市民盖先生背着运动包,匆匆走在文山市盘龙河畔的生态绿道上,额头上时不时滚落下几滴汗珠。他刚结束了一场运动,正赶往盘龙河沿岸的另一个点与朋友打羽毛球……对于大多数文山市民来说,盘龙河沿岸已成为他们运动休闲、交友散步的首选之地。

  过去,盘龙河河道黑臭,坡岸裸露,沿岸环境脏乱,供群众休闲娱乐的基础设施欠缺,鲜有市民涉足。2020年以来,文山州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为契机,以绿美建设为抓手,大刀阔斧地开展盘龙河综合治理。

  文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周碧海介绍,近年来,文山市按照“生态、现代、智慧和花园城市”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高标准打造一条安全、舒适、景美、品质高的盘龙河生态景观带,塑造“水绿交融”的城市生态廊道,并沿盘龙河流域(城区段)建设包含健身绿道、登山步道、滨水栈桥、游船码头、儿童活动场地、篮球场等在内的滨河景观工程,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绿、锻炼、休闲、娱乐。

  盘龙河如今的景色,是文山州持续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县城建设成效的缩影。近年来,文山州将绿城市行动与绿美城市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城乡两污治理工作相结合,高标准实施城市公园建设。新建或提质改造公园广场30余个,并因地制宜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街头小游园(口袋公园)140余个。文山州还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了32个城市出入口整治工作,通过对城市出入口道路两侧的景观绿化和环境小品等要素进行提档升级,将“世界三七之都”“中国绿色铝谷”、文山民族文化、“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等元素融入其中,打造出一个个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门户形象景观。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县城建设,现在的文山州从城市到乡村,从家门口到公园里,处处可见美景,时时可见绿色。2023年云南省41个绿美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名单中,文山州8县(市)全部在列。

  营造全民锻炼氛围 群众体魄更强健

  全民健身是增强人民体魄、追求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国民主动健康的核心力量。5月18日,文山州马关县夹寒箐镇么龙村苗族小伙陶忠超勇夺WBC蝇量级世界青年拳王金腰带,陶忠超与拳王熊朝忠同村,一村走出了两位世界级拳王,这是马关县广大人民群众“勤锻炼”的一个生动缩影。

马关县2022年干部职工冬季篮球运动会(资料图)。新华网发(马关县委宣传部 供图)

  “在推进‘勤锻炼’专项行动中,马关县有设施、有组织、有活动。”马关县县长郭敏介绍,近年来,马关县聚焦打造“15分钟健身圈”,持续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成体育公园2个,建成健康步道21公里,各类体育场地1565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全覆盖,体育场地面积达92.26万平方米、人均达2.9平方米。此外,当地持续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开展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推广乡村马拉松、村BA、广场舞、蹦苗迪、打陀螺、弹弓、射弩等体育项目,营造良好的全民锻炼氛围。

  自实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来,文山州着力打造好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赛事带动、城乡联动、人人参与”的发展思路,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体育健身活动在全州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截至目前,文山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71平方米,全州718个边境自然村体育健身器材实现100%覆盖。全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了43.71%,居民对体育健身活动的热爱和参与度持续升高,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整合各方力量 全员参与共建共享

  崭新整齐的农贸市场、触手可及的洗手设施、清洁卫生的免费公厕……一件件民生实事赢得群众点赞,一桩桩创建成果群众共享。

群众在公园运动锻炼(资料图)。新华网发(文山州委宣传部 供图)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文山州以群众的需求、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考虑群众需求与健康获得感,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到爱卫工作当中,把各部门各行业资源,把全社会每个家庭成员、每个健康细胞都充分动员起来,真正体现了爱国卫生运动的群众特点,打造了真正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在5月24日举行的云南省爱国卫生运动成果和健康县城建设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何梦煌对文山州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作出解释。

  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县城建设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推进常态长效上,文山州把握各方力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做到统筹协调到位、示范带动到位、群众参与到位。

  文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杨民强介绍,文山州坚持将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县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爱卫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双组长不变,适时调整优化州、县、乡、村“四级”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在更加统一高效、务实精准的统筹管理下有序推进。

干净整洁的农贸市场(资料图)。新华网发(马关县委宣传部 供图)

  同时,持续压紧压实责任,激励各级领导干部争当“施工队长”和实干家、广大干部职工争当实践者和引领者,建立健全综合考评体系,构建“督战+派单”督导机制,常态化通报曝光和“红黑榜”晾晒,奖勤罚懒,推动各个部门管好自己“责任田”;持续强化组织、宣传、动员、示范、网格等制度措施,拓宽群众参与面,让群众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县城建设,现在的文山,卫生死角少了、口袋公园多了,陈规陋习少了、文明行为多了,宅在家里的人少了、广场上跳舞运动的人多了,脏乱差的寨子少了、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村子比比皆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完)(刘起)

【纠错】 【责任编辑: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