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聚焦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需求,结合重点产业用工需求,强化政策引领,融合多元力量,搭建“幸福里”社区新型劳务用工平台,打造企业用工和群众就业的“直通车”,促进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更加充分高质量就业,让务工群众从“幸福里”走向幸福里。
龙陵县“幸福里”社区开展技能培训(4月10日摄)。段兰书 摄
按照试点先行、压茬推进的步骤,龙陵县逐步构建“人社部门+用工主体+幸福里社区+务工群众+乡镇、村(社区)”的就业“幸福里”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安心就业,降低群众务工风险,降低用工主体用工风险和用工成本,促进群众和用工主体增收,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农民稳定就业、收入持续增长。
同时,龙陵县整合资源在城区和勐糯镇打造了两个试点,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全县“幸福里”就业社区建设;整合龙陵石斛交易市场资源,建设了可同时容纳近200人的城区就业“幸福里”社区,配套相关设施设备,由石斛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并组织安排专业教师对入驻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在勐糯镇建设就业“幸福里”社区,整合勐糯镇褚橙、甘蔗、牛油果等重点产业用工需求和零工资源,由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为务工人员提供吃、住、行、技能培训等服务保障,并通过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方式,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合法的用工保障。
石斛加工技能培训(4月10日摄)。段兰书 摄
此外,龙陵县建立起用工主体用工需求、劳动力资源、劳务带头人3本台账,搭建常态长效供需对接平台。一方面,定期开展县域企业走访,收集本地企业用工信息,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提高企业用工效率。目前,城区就业“幸福里”社区建立了石斛枫斗加工需求台账,并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勐糯镇就业“幸福里”社区建立了勐糯镇辖区内重点产业发展及用工需求台账。另一方面,龙陵县每月收集各乡镇未就业人员信息,摸准劳动者就业意愿,及时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目前,城区就业“幸福里”社区石斛枫斗加工人员台账登记加工人员100多人;勐糯镇劳动力资源台账登记农村劳动力9673人,其中就地就近灵活就业和未就业劳动力5000余人。
龙陵县就业“幸福里”社区外景(4月12日摄)。周庆国 摄
另外,龙陵县积极发挥“带头能人”作用,强化有组织务工,促进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勐糯镇劳务带头人台账登记褚橙劳务带头人33人,带动就业480余人;甘蔗砍运务工带头人35人,带动就业360余人。(完)(梅凌霄 段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