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4/22 09:01:38
来源:新华网

云南普洱景谷县:小镇里的“致富经”

字体:

  新华网昆明4月22日电(范芳钰 刘东)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随着泼水节活动的结束,景谷县威远镇的“网红村”——芒冒村芒现村民小组暂时恢复了片刻宁静。

芒现村民小组内的壁画(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芒现村民小组是一个离县城仅数公里的傣族寨子,这里曾发现了距今约有3540万年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凭借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傣族文化、便利的交通等,芒现村民小组成为附近居民游玩的好去处。在芒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刀宇阳印象里,芒现村民小组平均一天的人流量有四五百人左右,“4月13日泼水节开始当天,上千人到村子游玩,车都停满了,开不进来。”刀宇阳说。

航拍芒冒村(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在以前,芒现村民小组曾因环境条件制约了经济发展。威远镇镇长周朝斌介绍,威远镇有28个村(社区)、451个村(居)民小组,当地依托各个村及村民小组的特点打造旅游线路,通过文旅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芒现村民小组距离县城较近,有景谷宽叶木兰化石、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等,人文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及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芒现村民小组内的道路(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2020年,芒现村民小组整合上海市帮扶资金对小组进行提升改造,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发挥自身特色,启动文旅综合提升项目改造,打造“观宽叶木兰化石,赏傣家百道美食,传象脚鼓典神韵,承社会文明新风”的美丽村寨。

芒冒村的采摘园(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周朝斌说,“村、小组整体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后,给农户带来了直接的效益。”以土地出租为例,原来人均四五百元一亩的土地,现在提升到2000元至3000元一亩。许多村民开办农家乐,在家门口赚钱。

  村民周芳是其中一名,2022年看到家乡发展前景后,她和丈夫回家开办农家乐,目前接待客人量可以在二三十桌。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周芳和丈夫对农家乐进行升级改造,打算修建特色民宿。

芒现村民小组“繁花河畔”餐厅内景(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此外,威远镇还通过“党支部+N”的模式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周朝斌介绍,位于芒现村民小组的“繁花河畔”餐厅,一年仅租金收入就达12万元,平均每天是四五十桌的订餐量。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芒现村民小组开发采摘园增加经济收入,亲子游、乡村旅游业、周末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在有条件的情况,村民纷纷转型打造小院,拓宽致富渠道。

芒现村民小组一角(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不止是芒现村民小组,在芒冒村芒发村民小组,发展“庭院经济”的理念也引导和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发展家庭小养殖和小种植。

芒冒村的采摘园(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结合实际,芒发村民小组立足傣族寨子林居特色,营造美丽田园意境,提升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农村庭院风景,全面提升村寨特色风貌,不断挖掘周末经济和庭院经济的发展潜力。

航拍芒冒村(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芒冒村只是威远镇推广“5+5+N”模式的一个缩影,“5+5+N”是指每个村至少挖掘谋划五个项目、五个故事,加上N个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的总体思路。

航拍芒发村民小组,村民跳舞(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周朝斌介绍,威远镇有坝区村、山区村、半山区村,每个村有不同特点,因此打造的产业方向不同。比如坝区村主要以打造蔬菜产业为主,半山区村以打造水果产业为主等。2023年,全镇2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63.91万元,同比增长11.78%,22个村总收入全部稳定在20万元以上。

航拍芒发村民小组(4月14日摄)。新华网 刘东 摄

  未来,威远镇还将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茶叶、蔬菜、药材、烤烟、甘蔗、咖啡、肉牛、生猪等产业为主体,多种种养产业共同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有机茶认证,申报“一村一品”。开展精准招商,支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集中分散土地逐步向优势产业聚集,促进农村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周朝斌说,“乡村振兴不是多盖几间房子、多修几条路、多打扫几次卫生,而是要让老百姓的钱包真正鼓起来。”(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