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保山施甸:走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新华网
云南频道 > 信息 > 正文
2024 04/11 19:00:11
来源: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向“新”而行│保山施甸:走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字体:

坡脚村电能烤房建设施工现场(4月3日摄)。杨荣辉 供图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春管春服的好时节。放眼望去,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坡脚村600多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连绵成片,农户们忙着翻整土地、育苗备耕,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以来,施甸县探索出以“土地中长期集中流转+设施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坡脚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坡脚村投入“以补代建”电能烤房20座,构建起“烟草补贴、配套整合、村委运营、利益联结”的新模式,推进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壮大有效结合。施甸善云烤烟专业合作社通过申请烟草基础设施项目补贴资金,购入农机及挂件,交由坡脚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运营管理,充分利用烟草项目补贴设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

坡脚村600多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连绵成片(4月3日摄)。杨荣辉 供图

  同时,坡脚村成立产业工人驿站,通过规范化的培训培育产业工人90余人,整合烟草、蓝莓园等产业用工需求,通过劳务调配和技能培训为村里闲散劳动力提供多种岗位,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坡脚村还积极推广“烟+玉米+七彩油菜”抢茬种植和“烟+水稻、莲藕”水旱轮作模式。今年,坡脚村计划种植烤烟511亩,种植莲藕89亩用于轮作,抢茬种植玉米200亩、油菜200亩,小春种植豌豆311亩,争取实现“一年三熟”种植模式。

  “以前坡脚村产业‘杂’‘散’‘小’,产业布置不合理,如何重新规划这个产业是我们‘村两委’经常思考的问题,现在依托我们自己的‘坡脚模式’为破题契机,通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据坡脚村党总支书记施艳介绍,目前建设的20座电能烤房预计一年能带来村集体收入20万余元,土地流转服务费一年5万元,农机托管服务费一年2万元。在壮大村集体的同时,土地流转提升了土地价值,也能提高群众土地流转租金和务工的收入。

老麦乡杨柳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场(4月3日摄)。杨荣辉 供图

  如今“坡脚模式”已经在施甸县老麦乡、仁和镇等地得到有效推广。“今年三月份我们到坡脚村进行了参观学习,现在杨柳村已经开始破埂并田工作,接下来将逐步开始规划产业发展。”施甸县老麦乡杨柳村党总支部书记魏兴志说。(完)(濮永瑜 姬明银)

【纠错】 【责任编辑: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