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4 04/07 20:35:30
来源:怒江州委宣传部

美丽独龙毯织就幸福梦

字体: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一个被群山环抱的美丽乡村,这里的妇女们用一根根丝麻线,织出了绚丽的独龙毯,也织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独龙毯制作技艺,喜欢上我们织的布。”独龙江乡村民碧玉花表示,织布是当地妇女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坐在传统的腰机旁,灵巧地操作着上下织口,左右穿引着纬纱,将丝麻线织成彩虹般绚丽的独龙毯。

  独龙毯不仅可作为衣物穿着,夜间也可作为温暖的被子使用。2022年12月,“独龙毯制作技艺”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据独龙江乡宣传干事杨时平介绍,独龙毯的制作过程极其繁琐,最初是选用天然的野生棉麻作为原料,将麻树皮剥丝晒干后捻成线,再利用植物汁液为线染色,最终按照预定的图案纹线经过十几道工序,包括拴综、提综、引纬、打纬等纺织而成。随着独龙江公路的通车,各种各样的织线被带进了独龙江乡,独龙族妇女开始将彩色棉线、毛线和原来的麻线混合使用,使独龙毯变得更加色彩斑斓。

  2015年,上海的一家服饰公司被色彩斑斓的独龙毯所吸引,与当地织女合作成立了naze naze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各类羊毛、丝线等纺织材料进入独龙江乡,由当地织女们编织后再寄到上海,经过二次加工变成披肩、抱枕、包袋等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工作室内织女在织布(3月26日摄)。陈志萍 摄

  “根据加入工作室的年限以及编织的独龙毯的质量,每一床独龙毯获得的收入是400至500元人民币不等。”碧玉花说,2023年工作室共接单编织了330床独龙毯,今年一季度接到了600余床的订单,订单数量在不断增加。2023年,碧玉花还前往上海学习配色、纹样等知识,参与合作的织女也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了如今的54人。

碧玉花与上海服饰公司人员沟通(3月26日摄)。陈志萍 摄

  目前,独龙江乡的1543名妇女中,约有500名妇女从事织布活动。截至目前,当地已完成七彩独龙毯编织专项技能培训等活动20余场,受益独龙族妇女400余人。今年3月,独龙江乡成立了独龙毯合作社,已有176名妇女报名,将进一步促进独龙族妇女就近就地增加收入。(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杨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