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十五都是年。”闹花灯、逛夜市、品美食、赏非遗……今年春节以来,云南省游客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文旅企业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及旅游线路产品,将年味一直持续至元宵节,进一步引客流、聚人气、旺消费。
告庄西双景第六届傣泐文化节活动(2月11日摄)。告庄西双景 供图
供给端推陈出新 文旅企业交出喜人“成绩单”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前7天,云南在线预订旅游产品人数同比增长68%、居全国第5位,在线旅游交易额同比增长62%、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广东和浙江;正月十五到正月十六两天,省内游、周边游订单量迎来显著增长,其中昆明周边游订单同比增长154%。
告庄西双景烟花表演(2月14日摄)。告庄西双景 供图
旅行社方面,据云南梵途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梵途文旅”)副总裁白开勇介绍,相比2023年春节,今年春节期间梵途文旅游客接待量增长了30%左右。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梵途文旅首次尝试推出了春节主题性产品,在资源配置和体验安排方面与其他旅游产品形成差异化,因而深受游客欢迎。
景区及目的地方面,一系列让游客“留下来”的活动轮番上演。告庄西双景举办了第六届傣泐文化节活动,活动包含傣泐烟花秀、花车巡游、傣泐歌舞展演、非遗展、景兰旅拍汇等,丰富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当地节日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延长了游客旅游停留时间。据统计,春节期间告庄西双景(全域)游客接待量为161.1万人次,同比增长52.3%,其中核心景区湄公河星光夜市游客接待量为53.7万人,同比增长39.8%。
昆明翠湖公园灯展(2月21日摄)。丁凝 摄
春节假期结束后,云南文旅消费热潮并未因此而消退,元宵佳节恰逢周末,夜游、灯会等成为出行关键词,夜间文旅活动“流量”可观。昆明世博园在元宵节继续打造“古风不夜城”,推出穿汉服免费入园、八仙迎宾巡游、非遗杂技展演、元宵烟花秀等活动;昆明市五华区南强街巷开展包含国风表演、宋氏点茶、中式插花、打香篆以及猜灯谜、制作汤圆等项目,让游客及市民体验感拉满,参与度十足。
需求端潜力待释放 旅企积极拥抱新“热度”
今年春节,新的消费增长点不断涌现。西双版纳州推出多条雨林印象线路备受亲子家庭喜爱,成为热门“打卡”项目,野象谷研学游产品在春节假期参与游客达9700人次;丽江市创新推出研学基地、产品、课程、线路和达人“五个一批”的研学旅游产品,受到一批研学旅行服务商欢迎。
昆明世博园元宵节活动(2月24日摄)。昆明世博园 供图
白开勇表示,游客在文旅消费方面变得更加理性。梵途文旅决定转型做纯玩和品质游产品,并将在今后投入更多精力开发更多主题性、个性化产品,围绕新的消费需求,加大力度进行研学、康养、跨境游等产品的开发和拓展。
昆明世博园元宵节活动(2月24日摄)。昆明世博园 供图
面对当前持续升温的“夜经济”,告庄西双景相关负责人认为,持续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是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对于沉浸式体验空间的打造,既要关注沉浸形式的创新,更要注重沉浸式内容的挖掘。下一步,告庄西双景还将加大旅游购物、特色美食、休闲娱乐等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游客消费场景,释放弹性消费潜力,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增强游客与旅游产品的情感与精神链接,提升游客情感体验,同时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创新打造出具有沉浸式、场景化、多元性的文旅项目体验,增加游客游玩停留时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