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频道 > 新闻 > 正文
2023 12/05 20:59:15
来源:云南大学

《费孝通的魁阁时代》话剧焕新上演 彰显育人成效

字体:

  近日,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在云南大学学生会堂上演。云南大学的师生们将情景教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把历史文献搬上舞台,探索“魁阁育人”模式的话剧实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和本校的1100余名师生观看了演出。

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剧照(12月2日摄)。云南大学 供图

  该话剧集思政、教育、学术、审美为一体,展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张之毅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学和社会学学者齐聚昆明呈贡魁星阁进行学术研究,铸就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上一个辉煌时期魁阁时代”的故事。话剧在2018年进行首演,经过数次迭代,这次演出的是第六版。

  该剧定位为民族志文献剧,积极探索学术史与艺术之间的对话,云南大学特聘教授朱晓阳在谈到创作过程时提到,在阅读费孝通晚年的访谈文献时,这些文本可以与其魁阁时期的文本形成对话,很自然地就变成青年费孝通和老年费孝通两个角色间的对话,它们既是费孝通内心与另一个自己的对话,也是跨越时空与他人的对话。

  该剧是云南大学“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的重要探索,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剧出品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李晓斌指出:“从实求知,学术报国,是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的基本底色,也是‘魁阁育人’模式的核心。”

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剧照(12月2日摄)。云南大学 供图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该剧舞美设计鲁宁介绍,舞台的主题形象“草”,象征费孝通等魁阁学者深爱的“广袤中国大地”,以及带领学生们深入乡间实地考察;另外一个舞台景观则是艺术还原了“魁阁”建筑,剧中师生在这里激烈讨论,诞生了《乡土中国》《云南三村》《车里摆夷之生命环》等经典作品。

  “该剧通过学生具身演绎魁阁先辈的生命历程,以此激励当下的青年学子奋发图强,把文章写在中国大地上,将个体的学术研究与中国的时代命运紧密结合起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话剧制作人李伟华补充道。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出品人何明表示,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的创排是云南大学民族学专业新文科建设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是探索高校“大思政”三全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该剧,学院构建了云南大学民族学“五维育人”的模式。

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剧照(12月2日摄)。云南大学 供图

  提到话剧对演员和幕后团队的影响时,导演杨柳表示,舞台是很好的二课,学生通过舞台表演,可以加深对学科经典的理解,使经典文献活化,变成自己身体和精神的一部分。舞台实践牵涉到许多人和许多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增强与别人合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这正是魁阁精神所倡导的“群我与共”的生动体现。

  青年费孝通的扮演者张原特别感激与话剧《费孝通的魁阁时代》的相遇,从话剧的核心演员到《魁阁话剧》全校选修课的助教,他也从理工科保研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攻读人类学硕士,“更明确地说,通过排演这部话剧以及阅读魁阁时期的经典著作,在身体上和思想上,我已经成为魁阁人。”

  以《费孝通的魁阁时代》话剧为突破口,“魁阁育人”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通识课程、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读书会、工作坊、田野专题调查、纪录片拍摄、学术讲座、学术辑刊等教学矩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