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大营街道西山村委会马军营村的“畅聊凳”成了村里最热闹的一角,村民们三五成群地拉着家长里短。
“最近饮用水的水量小,还经常停水,有时洗菜、做饭都成问题,管水员说是水泵经常坏,希望这个问题可以尽快解决……”
马军营村的“十户长”纪勇坐在一旁认真倾听村民心声,记录着村民们的诉求,将村民表达的各种意见建议等进行收集分类上报至西山村党总支。
“除日常入户走访、接待群众来访等,我们把‘畅聊凳’作为掌握村情民意的有效渠道,把‘问题墙’作为回应村民关切问题的关键手段。”西山村党总支书记周瑾介绍,西山村党总支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敲定“问题清单”,将问题“上墙”。同时,对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研判,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同时,西山村党总支根据“问题墙”上罗列的“问题清单”,组织党员干部及时走访村民主动“领题”,共同“答题”,深入调研走访、查找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通过“四议两公开”,请专业人员到现场查看并制定维修方案,快速解决村民的“烦心事”。
大营街道纪(工)委书记张文介绍:“村务监督委员会建立常态化应答机制,针对列出的群众意见建议和急需解决的事项作出回应。同时,突出问题‘快呼即应’,规范了发现问题、上报情况、分级办理、结果反馈、评价考核等工作流程,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进行整体推进,形成信息收集、分析梳理、协调办理、及时回复的工作闭环。”
此外,“‘问题墙’的旁边就是‘回音壁’,我们制定了诉求信息整改责任制,紧盯诉求的解决进度,组织党员先锋岗志愿者逐个入户走访排查,解决一个问题,销号一个问题。”西山村村监委主任郭利娟表示,目前已收集到各类问题100余条,已完成80余条问题整改,相关情况在“回音壁”上“晾晒”,接受群众“点评”。这不仅确保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能交出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还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和为民服务的积极性。
“‘畅聊凳’‘问题墙’‘回音壁’的设置,畅通了群众反馈渠道,找准了群众需求,在‘你问我答’‘一题一解’‘访民情解民忧’中探索形成‘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解决在村委会’的新机制,为强化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村居环境奠定基础。”富民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完)(钱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