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赴昭通市昭阳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资料图)。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
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近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润心铸魂”三下乡实践团赴昭通市昭阳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体悟新时代发展成就、锤炼担当的精神品质。
青年们赴昭通市昭阳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资料图)。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供图
观秀美河山 体悟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云海翻腾鹤声起,天蓝水碧美如画。”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金沙江和牛栏江交汇处,平均海拔3100多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集散地,同时也是全球8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中候鸟种类最多的路线通道,是我国现有64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在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老师的讲解中,实践团队员们了解到,为解决大山包“人鸟争食、人鸟争地”的矛盾,在开展易地搬迁的同时深入开展自然环境整治工程,据监测,2022年到大山包保护区越冬栖息的黑颈鹤增至1926只,达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峰值,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家深刻认识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的关键环节,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所以,必须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看乡村发展 感受新时代社会变迁
“一河两岸汇六溪,五区绕水山环绿,三山绿廊望田园。” 昭通市靖安新区作为全省跨县区安置易地搬迁户最多的安置点,承载了来自昭阳、大关、永善、彝良、镇雄、盐津等6县区10197户43991人的搬迁工程,在2176亩的土地上,配套建设了完备的交通网络、一流的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和污水处理、垃圾转运等生活设施,建有3个工厂,2个农业示范基地,3000个蔬菜大棚和85个食用菌大棚,是一个在大山中建起的“幸福城”。
实践团队员们通过参观靖安新区,了解到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昭通市政府实施了以“易地搬迁挪穷窝、产业扶贫斩穷根”为口号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工程,当前的新区建设,展现出了一幅“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秀美画卷,充分践行着产业旺、生态美、文化兴的价值理念,阔步前行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康庄大道上。
连日来,大家通过调研走访和亲身体悟,深切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发展成就,下一步,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润心铸魂”实践团将以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真正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完)